新證據表明寨卡病毒可能帶來重大健康風險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16-10-12

        在南美洲的最新一項研究表明,以前認為對成年人健康風險較小寨卡病毒,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研究人員首次找到了一種名為 吉蘭-巴雷綜合征的疾病,可能正是因為寨卡病毒感染而患上的。免疫學和病毒學證據表明,在寨卡病毒感染後,成年人患上吉蘭-巴雷綜合征與寨卡病毒感染存在流行病學上的緊密相關性。該研究發表在最新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和傳染病教授Carlos Pardo指出,在南美洲寨卡病毒大爆發的早期,他在哥倫比亞的同時聯係他,表示了自己對他們醫院中神經係統綜合性疾病患病患者劇增的擔心。Pardo教授本人曾在哥倫比亞接受醫學教育,現在他已經是神經免疫和感染疾病方麵的專家,他本人對於吉蘭-巴雷綜合征有相當的了解。他和他的團隊,對哥倫比亞的醫生們提供技術支持,包括針對吉蘭-巴雷綜合征患者的血液中病毒檢測,腦脊液中的病毒檢測,以及尿液中的病毒檢測。

        吉蘭-巴雷綜合征是一種很少見但是很嚴重的疾病,,往往發生在病毒或者細菌感染後的幾天到幾周內,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無力,疼痛,感官障礙,以及在相當嚴重的情況下造成癱瘓。從2015年中開始,在南美洲肆虐的寨卡病毒,被認為會導致孕婦生出畸形新生兒的比例增加。現在科學家又發行,感染寨卡病毒與吉蘭-巴雷綜合征的發病存在很大關聯性。在哥倫比亞的一組共68個吉蘭-巴雷綜合征者中,18個人被檢出為寨卡病毒攜帶者,而又有18個人雖然沒有在尿液檢出寨卡病毒,但是可體內卻存在被寨卡病毒感染過的痕跡。過半的患者在出現寨卡病毒感染後的輕微症狀的四五天內就出現了 吉蘭-巴雷綜合征相關的症狀。

        Pardo教授認為,該研究首次提出了,寨卡病毒可能增加患上吉蘭-巴雷綜合征的論斷。科學家認為,對寨卡病毒不能輕忽,以前認為隻有孕婦可能存在很大的風險的結論,如今可能即將推翻,寨卡病毒隱藏的風險可能遠比我們認為的大。

關鍵字:寨卡病毒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