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機械通氣者生活質量差

作者:高曉方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8-12

  美國一項研究報告,長期機械通氣患者多次轉換醫療地點,導致醫療費用顯著增加、患者持續失能。患者及代理人在選擇治療決定時應權衡上述結果與延長生命支持的利弊。研究發表於《內科學年鑒》[Ann Intern Med 2010,153(3):167]。 

  該前瞻性隊列研究連續納入5個重症監護病房接受長期機械通氣的126例患者(通氣時間≥4天且行氣管切開,或≥21天而未行氣管切開)及其代理人126名,在住院期間和出院後3個月、12個月時行訪問,並對患者的54名醫師行訪問。 

  結果為,103例(82%)生存者共有457次出院後醫療地點轉換,68例(67%)至少再入院1次。患者在醫院、急症後期醫療機構或接受家庭保健治療的時間平均占總生存時間的74%。在第1年時,轉歸好、中、差的患者分別為11例(9%)、33例(26%)和82例(65%)。與轉歸好或中等的患者相比,轉歸差者年齡大、共病多且出院後頻繁入住急症後期醫療機構(P<0.05)。患者平均費用為306135美元,所有患者總費用為0.381億美元,估算1年時每例機體功能尚可的生存者費用約為350萬美元。

關鍵字:機械通氣,重症監護病房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