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了解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製度整合後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農村居民參保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指出,農村居民參保行為與居住地掛鉤,與製度設計初衷背離;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居民傾向於選擇報銷比例較高的繳費檔次,出現”逆向選擇“。須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使農村居民根據自身實際作出合理選擇;並由目前”一製多檔“向”一製一檔“過渡。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07期《中國衛生事業管理》上。
選擇城鄉居民醫保試點城市淄博市高青縣為本次調研縣,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法,選取369戶家庭共計1399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卡方檢驗對參保行為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
被調查者中參加居民醫保的農村居民共有791人,其中參加居民醫保100元檔的有494人(62.4%),參加居民醫保200元檔的有225人(37.6%);二分類logistc回歸分析發現,居住地、身體健康狀況及是否從事非農工作與居民參保行為有關;家中有無村幹部或醫務人員、是否從事非農工作及身體健康狀況與居住地在農村的居民參保行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