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徽省立醫院眼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觀察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患者經全視網膜激光光凝(PRP)治療前後玻璃體後脫離(PVD)情況的變化,探討PRP治療對玻璃體後界膜脫離的影響。研究指出,DR患眼PRP術後1周PVD發生率明顯增加,PRP是有效的促進玻璃體後界膜安全脫離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治療方法。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1期《實用防盲技術》雜誌上。
前瞻性對照研究對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眼科經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FFA)檢查確診為重度NPDR或PDR且符合PRP指征的患者25例46隻眼納入研究。與患者年齡匹配的正常人20名40隻眼作為正常對照組。所有患眼均行常規PRP治療前,采用眼科20M高頻探頭B超、光學相幹斷層掃描(OCT)、90D前置鏡裂隙燈下觀察Weiss環相結合的方法,對正常對照組及PRP術前及術後3月的患眼進行檢測,對比觀察治療前後患眼的PVD形成情況。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和Fisher’s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眼軸長度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PRP術後1周後,PRP組玻璃體脫離明顯增加,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