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眼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利用偏振效應構建的3種不同注視方式下雙眼調節反應的差異。研究指出,雙眼開放狀態下,經常被使用眼的睫狀肌處於相對緊張狀態,較少使用眼則處於相對放鬆狀態。這種調節反應的不均衡性,很可能是促發近視發生的危險因素。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4期《國際眼科雜誌》上。
前瞻性對照研究。選取15名正視眼誌願者入選本試驗(年齡18~38歲,男6名,女9名)。利用偏光鏡和液晶顯示器的偏振特性,設置3種不同的注視方式:(1)右眼能看到屏幕顯示的視標,左眼無法看到;(2)右眼無法看到屏幕視標,左眼能看到;(3)雙眼均能看到屏幕視標。使用紅外電腦驗光儀分別測量注視距離為5、2、1、0.5、0.33m時的客觀驗光值(以等效球鏡計算),計算所有受試者在以上3種注視方式下的調節反應量。采用重複測量的方差分析和t檢驗比較不同注視方式下雙眼調節反應的差異。
采用注視方式(1)(2)時,雙眼在各種調節刺激下產生的調節反應有明顯差異,其中使用眼(能看到屏幕視標眼)的調節反應均比未使用眼(不能看到屏幕視標眼)大(P<0.05)。采用注視方式(3)時,各種調節刺激下的雙眼調節反應無明顯差異(P>0.05)。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mzgjykzz.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