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眼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通過建立C57BL/6小鼠形覺剝奪性近視模型,探究Smad1在近視形成中的作用機製。研究指出,小鼠形覺剝奪性近視眼視網膜(尤其是內核層及內叢狀層)中Smad1的表達呈下調趨勢,Smad1極有可能通過轉導視網膜信號參與了近視發生發展過程。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4期《國際眼科雜誌》上。
將60隻3周齡C57BL/6小鼠隨機分為實驗組和正常對照組(NC),包括形覺剝奪3wk組(FDM 3W,n=20),形覺剝奪4wk組(FDM 4W,n=20),FDM3W正常對照組(FDM 3W-NC,n=10)和FDM4W正常對照組(FDM 4W-NC,n=10),實驗組右眼遮蓋,左眼自然暴露作為自身對照,正常對照組不予任何處理。在實驗3wk及4wk時檢測所有小鼠屈光狀態,HE染色觀察鞏膜及視網膜組織結構變化,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及實時熒光定量PCR觀察Smad1在視網膜中的表達情況。
(1)自身對照眼和正常對照組呈生理性遠視化發展,FDM3W、FDM4W實驗眼均呈相對近視化發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與自身對照組及正常對照組比較,FDM3W、FDM4W實驗眼鞏膜及視網膜明顯變薄;實驗眼視網膜中Smad1表達明顯下降,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mzgjykzz.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