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眼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觀察Keratograph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查不同年齡組患者飛秒激光製瓣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術後淚膜的變化。研究指出,飛秒激光製瓣LASIK術可影響幹眼症狀和淚膜的穩定性,影響程度隨術後時間逐漸減弱,年齡越小的患者更快恢複至術前水平。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3期《國際眼科雜誌》上。
選擇性收集2014-07/2015-06在中山市人民醫院行飛秒激光製瓣LASIK的患者75例150眼,要求30歲以下、30~40歲、40歲以上患者各選取25例50眼。檢查術前,並隨訪術後1wk,1、2、3mo時患者的Keratograph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查的淚膜破裂時間(tear break-up time,BUT)、淚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並應用Mc Monnies幹眼病史問卷調查表(Mc Monnies Questionnaire,MQ)評估幹眼症狀得分。
三組患者術前幹眼症狀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後各時間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均為<30歲組最低,40歲以上組最高。術後1wk,三組幹眼症狀評分均較術前明顯上升,隨後均逐漸下降。其中,30歲以下、30~40歲組在術後2mo評分下降至術前水平,40歲以上組在術後3mo下降到術前水平。三組患者術前和術後各時點BUT和TMH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指標均為<30歲組最高,40歲以上組最低。術後1wk,三組患者兩指標均較術前明顯下降,隨後均逐漸上升。其中,30歲以下、30~40歲組在術後3mo BUT回升至術前水平,而40歲以上組未回升到術前水平;30歲以下的TMH在術後2mo即回升到與基線沒有統計學差異,30~40歲組、40歲以上組的TMH在術後3mo回升到與基線沒有統計學差異。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mzgjykzz.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