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樂山市市中區婦幼保健院檢驗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分析不同妊娠期孕婦及其產後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及全血血小板(PLT)的變化,探討其檢測的臨床意義。研究指出,定期檢測PT、APTT、TT、FIB變化,能初步反應孕婦產前及產後凝血功能,可發現早期凝血異常,對預防和治療孕婦分娩中及產後出血有重要臨床意義。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06期《西南軍醫》雜誌上。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就診孕婦及健康體檢育齡非妊娠婦女共373人,分為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產後組和健康對照組。同時檢測PT、APTT、TT、FIB及PLT,並進行相關統計分析。
妊娠中晚期的PT、APTT、TT明顯短於正常對照組(P<0.001)及產後組(P<0.05),FIB明顯高於健康對照及產後組(P<0.05)。PT、APTT、TT、FIB在健康對照和產後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LT在產前各孕期、產後及健康對照組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