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天津市放射醫學與分子核醫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估算中國人群性別-受照年齡-患癌年齡別輻射致肝癌危險係數。研究指出,通過估算獲得的中國人群輻射致肝癌危險係數與日本原子彈爆炸幸存者LSS人群的有差異,但兩者隨性別-年齡變化趨勢相同。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06期《中國職業醫學》雜誌上。
采用中國人群肝癌性別-年齡組別基線發病率,估算中國人群肝癌性別-年齡別發病率。應用人群間危險轉移方法,以日本原子彈爆炸幸存者終生壽命研究(LSS)輻射致肝癌危險模型數據為基礎,采用輻射致肝癌危險轉移模型(選用相乘相加混合轉移模型,算數尺度下,相乘和相加模型的權重分別為0.7和0.3),估算中國人群性別-受照年齡-患癌年齡別輻射致肝癌危險係數。
結果顯示, 通過估算可獲得中國人群性別-受照年齡-患癌年齡別輻射致肝癌危險係數;其呈現受照年齡越小,患癌年齡越小,則該危險係數越大的特征。以30歲受照,60歲患癌為例,中國男性和女性人群性別-受照年齡-患癌年齡別輻射致肝癌危險係數分別為0.29/Sv和0.32/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