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胸外科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胸外科、汕頭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上海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浙江省腫瘤醫院胸外科、浙江省台州醫院胸外科、四川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共同發表論文,旨在評價術前放化療並手術治療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安全性與近期療效。研究指出,中期分析顯示,術前放化療並手術可取得確切的臨床有效率和較高的完全病理緩解率,明顯降低食管癌的分期,提高了RO切除率,並且安全性較高,有延長生存與無瘤生存的趨勢。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92卷第15期《中華醫學雜誌》上。
開展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入組ⅡB、Ⅲ期胸段食管鱗癌患者,隨機分組為試驗組(術前放化療組)與對照組(單純手術組)。試驗組術前放化療方案:去甲長春花堿聯合順鉑化療,同期采用常規分割放療2.0 Gy/d,每周5d,總量40 Gy。放化療結束4~6周後,施行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術。對照組患者直接接受手術。主要終點觀測指標是總生存。
結果顯示,2007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7個試驗中心共入組患者123例,隨機分組為試驗組54例,對照組69例。試驗組術前放化療的臨床有效率90.7%,49例進一步接受手術。試驗組的RO切除率高於對照組(96.0%比85.5%,P=0.015),病理完全緩解率為29.6%。術前放化療引起的3度以上急性毒性反應最常見是白細胞減少,達33例(61.1%),食管炎與嘔吐也比較常見,多為1~2度,無術前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導致無法手術或死亡。試驗組與對照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時間、術後住院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主要術後並發症,包括心功能不全、吻合口漏、聲嘶、肺部感染發生率的發生率相似,兩組均無患者出現圍術期死亡。試驗組與對照組的1、2年生存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85.6%/75.5%比79.1%/66.1%,P=0.207),試驗組的1、2年無瘤生存率稍高於對照組(86.6%/83.2%比70.9%/61.8%,P=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