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壇網訊(記者 何興龍)近日,西京醫院小腸移植團隊,曆時十多個小時成功為一例腸係膜上動脈夾層動脈瘤引起小腸缺血的患者實施了血管搭橋手術。
患者為一位來自陝北農村的中年男性,一周前開始腹痛不適並持續性加重,停止排便。經過檢查發現小腸擴張缺乏活力,供應小腸的動脈主幹形成十分危險的夾層動脈瘤,血管幾乎閉塞。如沒有有效的治療,小腸麵臨缺血壞死的極大風險,病人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經過多個學科專家反複會診討論,認為傳統的治療手段包括血管腔內植入支架的辦法不適合這例病人,而采用自體小腸移植技術有可能挽救麵臨缺血壞死的小腸。手術如果成功,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恢複小腸血液供應,保留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避免出現“短腸綜合征”,而且手術後無需使用複雜的抗排斥藥物治療。經過手術前積極準備,1月27日,小腸移植團隊先將長達3米的缺血小腸從體內切除下來,灌洗後體外低溫保存,再在健康的腹主動脈上進行“血管搭橋”,最後再將保存的小腸重新送到體內,完成血管縫合手術。手術結束後,小腸血液供應立即恢複,重新活動起來。截止發稿時,移植上去的小腸已經完全存活,病人開始恢複經口飲食。
據主刀醫生吳國生教授介紹,腸係膜上動脈夾層動脈瘤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健康的血管疾病,患者多有高血壓病史,50歲左右的男性居多。文獻報道發病率在0.06%,按我國13億人口估算,每年大概有超過24萬的新發病人,並不罕見。傳統治療多采用血管內支架植入的辦法,但有發生狹窄和血管栓塞的風險。采用自體小腸移植技術完成血管搭橋手術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嚐試,有望為血管支架不宜的患者治療開辟一條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