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月30日10:30-10:50
地點:會場1
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全球傷殘及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並造成醫療開支的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是重要的公共衛生挑戰,尤其對於存在競爭性健康優先權及衛生保健資源稀缺的中低收入國家。
動脈粥樣硬化作為冠心病與腦血管病的基本病理改變,在多年內逐漸發展形成,常於症狀出現時加重,並往往在中年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事件(如心肌梗死和卒中)。冠脈事件與腦血管急性事件常突然發生,且患者常在獲得救治前死亡。研究顯示,減少危險因素可降低診斷或未診斷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及並發症發生率。然而,中低收入國家進行危險因素管理(如血壓和血脂),尤其是應用藥物,隻有針對高危人群才有成本效益。這些國家的衛生體係缺乏支持危險預測工具(需要占用大量資源)的必要基礎設施,特別是在初級保健方麵。到目前為止,尚無預測心肌梗死和卒中風險的危險分層係統,尤其是適用於中低收入國家居民的係統。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最新指南(關注中低收入國家)有助於提高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管理效果,即使在低資源環境中也有效。指南附帶的危險預測圖表是WHO與國際高血壓學會(ISH)聯合繪製的,首次用於預測未來心肌梗死及卒中風險(即使在缺乏精密複雜的技術條件下)。這些圖表利用了一些容易測量的危險指標,能量化10年心血管風險,代表著該研究領域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最新指南為從未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提供了減少冠心病、腦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所致傷殘及過早死亡的建議。而既往有明確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再發心血管事件風險極大,並不是該指南所涉及之列。WHO既往發表的指南對這部分人群已有明確論述。
多種治療可預防冠脈、腦血管及外周血管事件。然而,是否開始采用特異性預防措施,采用何種強度的預防,應根據上述血管事件的估測危險來確定。WHO/ISH危險預測圖表可幫助醫生根據患者絕對心血管風險的簡單預測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療。
此外,最新指南建議還包括,通過改變飲食、體力活動及吸煙等行為和藥物治療措施來管理主要心血管危險因素。該指南為各國組織根據各自的政治、經濟、社會及醫療情況製訂心血管病預防方案提供了框架。上述模式從處理單個危險因素變為預測及處理總體心血管風險,可保障中低收入國家有限的衛生保健資源用於最需要及最可能受益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