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造成的心肌梗死風險堪比吸煙

作者: 來源:新浪微博 日期:12-12-11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失業同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一樣增加心肌梗死(MI)風險。而且有明顯的量效關係,失業次數增多,MI風險亦隨之增加。此影響在失業後第一年最為明顯。但工作類型和自願性失業(如退休)與MI風險增加不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2012年11月19日的《內科學文獻》(Arch Intern Med)。

  該研究負責人Matthew Dupre博士表示,本項目較以往研究更加詳細地研究了失業與心髒病風險的關係,第一次探索了多次失業對在線發表的累積風險。

  他還表示,失業這種轉變本身似乎是最危險的。一般認為失業壓力可能導致MI風險增加。但當人們處於失業的混亂狀態時,其它一些因素如飲食和睡眠習慣的改變、吸煙增加及其它危險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血壓控製不良同樣增加了MI的風險。

  研究人員對“一項在全美進行的老年人(年齡在50歲以上)抽樣調查——健康與退休研究(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HR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納入了13451名基線年齡在51-75歲之間曾經參加工作的人。每兩年隨訪一次,收集了就業史、健康和社會經濟信息等資料,隨訪超過18年,排除入選前患MI的病人。

  結果顯示,隨訪期內發生了106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事件(7.9%)。受試者中,14%在入選時處於失業狀態,70%有一次或多次失業經曆,35%一直待業。

  即使校正了社會人口統計學、社會經濟、行為、心理和臨床危險因素之後,AMI風險也在失業後第一年最高,失業狀態、失業次數累計和時間累計也均與心梗風險獨立相關。多變量模型分析顯示,失業人群心肌梗死風險明顯增高,伴隨失業次數增加風險隨之增加。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風險增加可能與壓力有關,但確切機製不明。未來研究應該探討其他的工作相關因素如臨時工作、就業不足或家庭需要等是否成為就業不穩定的因素而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

  有關評論專家指出,失業相關的壓力紛繁複雜,這使得探索失業導致健康問題的機製困難重重。未來研究應探索失業導致疾病的作用方式,以對敏感人群進行失業幹預。

  

關鍵字:失業,心肌梗死風險,心血管事件,吸煙,內科學文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