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院結直腸癌肝轉移多學科綜合治療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二等獎

作者:孫國根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6-01-13

        醫學論壇網訊 (駐地記者 孫國根 通訊員 齊璐璐)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秦新裕教授、許劍民教授領銜的結直腸癌肝轉移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曆經12 年艱辛攻關,從肝轉移預防、手術和綜合治療等方麵開展係統研究,將技術創新成果成功應用於臨床,顯著提高了結直腸癌肝轉移療效,成功診治2700多例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居國內前列,並使結直腸癌患者肝轉移發生率從25.0%降至11.0%,肝轉移切除率從19.2%升至37.1%,肝轉移轉化切除率從7.4%升至25.7%,肝轉移灶切除術後5年生存率從43.0%升至53.0%。全體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5年總體生存率從12.0%升至32.0%。日前該成果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據秦新裕介紹,由於國內缺乏規範的預防和治療策略,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而在上海等沿海城市已名列消化道腫瘤第一位,年發病率達56/10萬。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32%,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其主要原因在於肝轉移發生率超過50%,且預後差,是結直腸癌致死的主要原因。結直腸癌患者在整個病程中,半數以上會發生肝轉移,其中25%在結直腸癌術後發生肝轉移,另有25%確診結直腸癌時伴肝轉移,且未經治療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僅為6.9月。

        為了改變這一局麵,秦新裕、許劍民課題組率先建立多學科團隊(MDT),製定個體化、規範化策略。MDT以病人為中心,對每例病人均進行細致的檢查評估,針對其病情的個體差異製定最為恰當的治療計劃。首先多學科團隊針對肝轉移高風險的患者,率先建立術前灌注化療預防新策略,臨床實踐證實,即使初診無肝轉移的結直腸癌患者,肝髒中也可能存在影像學無法發現的微轉移灶,而在結直腸癌原發灶切除術後,這些微轉移灶會迅速增殖。因此術前灌注化療方案既可降低全身化療導致的較大副反應,也具有雙重化療作用。秦新裕、許劍民課題組在2001至2003年開展的單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術前灌注化療可將患者3年總體生存率從75.7%提升至87.7%,而3年肝轉移發生率從28.4%降至20.6%。2007年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外科學領域最頂尖雜誌《外科學年鑒》(《Ann Surg》)上,被歐洲著名肝轉移外科專家Rene Adam教授評價為當年預防肝轉移兩項最有意義臨床研究之一。在此基礎上,課題組獲得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項目資助,又於2008至2012年推廣至全國多中心臨床應用。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術前灌注化療可將患者3年總體生存率從74.0%提升至86.0%,而3年肝轉移發生率從21.0%降至9.0%,進一步證實其有效性。該多中心研究成果應邀在201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腫瘤研討會上發言,大會主席Nancy Kemeny教授當場點評該研究是世界首個預防肝轉移多中心臨床研究,有望全球推廣。

        據悉,上述成果共發表論文131篇,其中SCI論文41篇,他引572次,總影響因子142.9,被引621次,他引572次。

關鍵字:多學科,綜合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