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論壇報訊:上海長征醫院侯春林等曆時20餘年,在進一步明確幾丁糖生物醫學意義的基礎上,堅持走醫工結合道路,攻克幾丁糖水溶性和生物安全性等難題,發明了水溶性醫用幾丁糖製備技術,並在國際上首次將幾丁糖製成可在人體內使用的新型醫用生物材料,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相關科研成果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幾丁糖(殼聚糖)是從海洋生物蝦蟹外殼中提純的多糖類物質。科研人員通過基礎研究,明確了水溶性幾丁糖具有廣譜抑菌作用、促進上皮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增長、抑製成纖維細胞生長等生物學特性,並具有預防組織粘連、防治退行性骨關節炎等作用。在此基礎上,課題組通過改進製備工藝,根據臨床需要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係列幾丁糖醫用製品。
課題組發明了水溶性醫用幾丁糖製備技術,通過在幾丁糖分子上引入羧甲基基團和采用乙醇分級分離提純、過濾除菌等製備工藝,使幾丁糖從酸溶性變為水溶性,並保留其生物活性,將幾丁糖研製成體內應用的醫用生物材料。相關製備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
課題組研製了幾丁糖醫用水凝膠、防粘連膜、止血粉劑、神經導管、藥物緩釋劑、手術衝洗液等9種醫用製品,分別用於預防外科手術後組織粘連、防治退行性骨關節炎及眼內手術等;應用幾丁糖與透明質酸鈉製成的滴眼液,具有不含防腐劑和抗生素等特點,可用於防治幹眼症和眼疲勞。
課題組發明了電紡絲幾丁糖複合納米纖維、膜、管和可注射溫敏性羥丁基幾丁糖,研製了新的仿生組織工程支架材料和可注射組織工程支架材料,並用於醫學組織工程研究。
本項目將廢棄蝦殼變成可在人體內使用的幾丁糖係列醫學生物製品。醫用幾丁糖、滴眼液、殼聚糖止血海綿和殼聚糖止血粉4種醫用製品已用於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