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衛計委召開今年最後一次例行發布會,就“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有關進展與成效進行發布。
2015年1月,衛計委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計劃自2015—2017年,利用3年的時間,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明顯改善,社會滿意度明顯提高,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國家衛生計生監察專員周軍在發布會上表示,行動計劃的目標就是著力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首要任務就是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主要有幾方麵的措施:
一、安全就醫。通過加強資源的配置,加強門急診力量的安排,對心腦血管病,以及一些嚴重創傷的患者及時開通綠色通道,保障搶救工作順利的實施。加強患者安全製度的落實,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努力為患者提供安全的醫療服務。安全是根本。
二、有效就醫。要合理安排門診,通過預約診療等方式,盡可能為患者提供便捷的診療服務。同時,要求三級醫院重點加強對急性病、疑難重症的診療能力,並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能力和水平,讓群眾獲得有效的醫療服務。
三、便捷就醫。通過信息化手段減少患者等候時間,減少排隊次數,努力提升患者滿意度。
四、明白就醫。推進臨床路徑管理,進一步規範臨床行為。通過信息公開等渠道,讓群眾明明白白就醫。
根據衛計委官網公布的材料,這一年來行動計劃主要取得了以下9個方麵的成效:
一是患者就診環境進一步改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采用導視係統與支持係統,標識清晰,引導患者方便就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開展“春天行動”,著力改善診區布局、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患者有效投訴數量同比減少24%,收到錦旗和感謝信數量同比增加30%。
二是積極推進預約診療服務,有效分流就診患者。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值達到32.1%;開展分時預約的醫療機構達到39,477所。上海市積極推進預約診療服務。截至2015年9月,上海市三級公立醫院門診預約比例為75.97%,同比增加2.41%;專家預約比例91.86%,同比增加1.21%;口腔、產前檢查複診預約率為100%;門診患者分時段預約率約為30%。浙江省建立全省統一的醫院預約診療服務平台,截至2015年7月,累計注冊用戶411.24萬人,預約總量1736.99萬人次。江西省利用“為民健康網”和“12320”公共衛生服務熱線,積極開展預約診療工作。北京兒童醫院推行“非急診掛號全麵預約”製度,減少門診掛號等候和排隊時間。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預約服務時間準確到分鍾,門診預約率達80%。
三是合理調配診療資源,暢通急診綠色通道。截至2015年11月底,推行日間手術的醫療機構數量達到3,002所。江蘇省人社廳、衛生計生委、物價局聯合印發文件推進日間手術模式,2015年1-9月,全省三級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9.72天,較2014年同期縮短0.25天。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多類型門診+門診/日間手術”,提高了醫護配合的效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立以疾病為中心一站式診療新模式。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日間手術成立日間手術中心,提高診療效率,降低了醫療費用。
四是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截至2015年11月底,1238家三級醫院建立互聯互通信息庫,為患者提供診療信息、費用結算等服務;660家三級醫院通過手機APP、微信支付等方式,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縮短排隊時間。山西省通過銀聯、支付寶等多種信息化手段支持患者在線支付。遼寧省發放居民健康卡1000萬張,與金融、醫保、公交等對接,方便患者就醫。
五是改善住院服務流程,實現住院全程服務。浙江省杭州市實現市民卡“診間結算”、病區或護理站“出入院床邊結算”、醫技和後勤“全院通”。江西省著力推出個性化服務,進一步完善入、出院服務流程。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推出“床旁結算”服務,提供連續醫療服務,減少患者等候。
六是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落實優質護理要求。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所有三級醫院均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有1036所三級甲等醫院實現全院覆蓋,占全國三級甲等醫院總數的89.4%;有5207所二級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占全國二級醫院總數的90.9%。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立醫護一體化服務模式,通過醫護共管床位、醫護聯合查房、醫護聯合質控的三聯動,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專業化、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
七是進一步規範診療行為,保障醫療安全。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有1599家三級醫院、4563家二級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江西省大力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診療行為透明度。截至2015年5月,江西省累計完成路徑病例數已超過10萬例,路徑病例平均治療費用下降17.6%,平均住院天數下降19.74%。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強化合理用藥監管,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加強藥品不良事件管理,切實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八是注重人文關懷,促進社工誌願服務。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有13,632家醫療機構開展社工服務,19,195家醫療機構開展誌願者服務。江西省注重醫學人文關懷,開展對醫務人員的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和溝通能力。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護人員成立以常見病和慢病管理為核心的“健康俱樂部”或“醫患沙龍”,積極開展患者教育。
九是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三調解一保險”的醫療糾紛預防處理機製作用日益凸顯。2015年1-8月,人民調解處理醫療糾紛4.3萬起,調解成功率在85%以上。醫療責任保險逐步向基層醫療機構延伸,2015年新增參保醫療機構1萬餘家,為處理醫療糾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天津市2009年頒布《天津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成立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推行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醫療責任保險“兩項基本製度”。江西省大力推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2014年頒布實施《江西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全省“醫鬧”依法處置率達95.7%,擾亂醫療秩序事件同比下降75.3%、醫療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4%。
周軍認為,目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遠。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要深化醫療衛生體製改革。必須一手推進改革、一手改善服務。“行動計劃”有時間節點,但改善醫療服務工作沒有終點。醫療質量和安全是持續改進的過程,沒有最好,隻有更好。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創新完善服務措施和理念,建立長效機製,為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科學發展,實現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健康中國”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原文標題:衛計委公布改善醫療服務計劃(2015-2017)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