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15日,2015朝陽國際醫學大會(CICM)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朝陽國際醫學大會”於2014年開始舉辦,今年是第二次召開。本次大會主題是“精準醫學,開啟個體化治療新時代”。
大會執行主席、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對本次大會主題的設定、含義做了詳盡的解釋。
童院長介紹說,所謂精準醫學,英文講為“precisionmedicine”,就是,根據每一位患者的特點調整醫學治療措施。但並不意味著為每一位患者生產獨特的藥物或醫療設備,而是指能夠根據患者的特定疾病易感性不同、所患疾病生物學基礎和預後不同,以及對某種特定治療的反應不同,而將患者分為不同亞群,與我們過去提出的個體化醫療有些相通之處。
個體化醫療在北京朝陽醫院早已開展,隻不過沒有應用“精準醫療”這個名詞而已。朝陽醫院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消化科、血液科、胸外科、普外科、腫瘤科、器官移植、心理谘詢科等多個學科與領域的精準醫療都得到廣泛應用。例如消化科胃潰瘍需要的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的用藥指導、血液科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用藥選擇、抑鬱症的用藥指導等等。
除了臨床用藥指導,朝陽醫院在診斷上同樣有精準醫療的應用。例如對某一位患者很難確定其到底是良性的淋巴組織增生性病變還是惡性的B細胞淋巴瘤,檢測IGH的某個位點看有無突變就可以定性了。
另外,在疾病的預後上,同樣應用到精準醫療,例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的預後有很大的差別,如何未卜先知地告訴患者其預後如何,可以檢測EGR1等基因看有無突變來判斷。
呼吸科作為朝陽醫院的優勢學科,也早已在臨床診治中采取應用了精準醫學的技術,給患者提供著許多實際的好處。我們開展了各種藥物基因學的檢測,對某些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抗凝藥物華法林的劑量難以把握,太大引發出血,太小則沒有效用。有了華法林的藥物基因學檢測,隻需要幾毫升血,我們的醫生和藥劑師就會得知適合患者的劑量,或者選擇其他安全有效的抗凝藥。同樣的技術也可以於選擇治療惡性腫瘤的藥物,和選擇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的藥物,有了這些技術,隻需患者幾毫升血,便可選擇相應的藥物和劑量,有效,安全,副作用小。對於手術的肺癌患者,我們也可以用切下來的組織樣本進行基因檢測,同樣可以據此選擇有效的抗癌藥物。除了選擇藥物,我們在疾病診斷上也有相應的技術來精確定位病灶,比如我們的熒光支氣管鏡、熒光胸腔鏡,能讓發生在氣道和胸膜的惡性腫瘤都無處遁形;還有氣管鏡導航技術,能在導航的指引下,準確的到達病灶取活檢。
因此,精準醫學不再隻是醫學文獻上遙不可及的詞彙,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每一張化驗單裏,每一個處方上。
倚仗著精準醫學相關的技術,醫生能為患者做出更為務實和明智的診療決策,同時患者也能節省費用,並且更好的避免了藥物的副作用。醫患都在享受著精準醫學帶來的便利。精準醫學的核心理念其實正是以人為本,一切從提高療效、減小副作用、避免醫療資源浪費的目的出發。
精準醫療代表醫學發展的方向。進一步發展精準醫療需要大規模的基因庫、電子病曆庫的建立以及大數據分析手段,並將基礎醫學發現轉變為臨床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