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駐地記者 張中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陳璧等,曆時27年完成了《戰傷燒傷創麵修複與功能重建相關基礎及臨床研究》。該研究突破了傳統創麵修複方法,將整形外科技術運用到深度燒傷創麵處理中,使燒傷的早期救治與後期功能及外形重建融為一體。該成果日前榮獲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深度燒傷的傳統早期救治策略以挽救生命為主,不大重視創麵處理,往往導致患者畸形,生活質量低下。對於自體皮源奇缺患者的整複治療和顏麵部大範圍洞穿性缺損的治療,以及毀損性損傷的治療等,目前國內外尚無成熟經驗可供借鑒。
該研究創新之處在於,在早期規範化治療的同時,將整形外科技術用於深度燒傷創麵的處理中,使得深度燒傷愈合畸形率由原先的94.2%降至目前的15%。該研究提出,充分利用Ⅱ度燒傷愈合區反複供皮,成倍擴大了皮源;對深度燒傷患者進行功能部位大張自體皮移植;對中小麵積深度燒傷者進行符合美容要求的皮膚移植術,使早期修複與外貌恢複一次完成;對手部深度燒傷者采用早期大張皮移植、關節融合、骨髓創麵植皮等治療,並輔以水浴、體療等早期功能鍛煉措施。
對顏麵部大麵積洞穿性毀損及全鼻缺損等臨床少見疑難病例,研究者分別采用預製襯裏和預埋軟骨片的軸型皮瓣進行修複,較好地解決了此類患者“功能重建與形態再造無法同時完成”的難題。對大麵積燒傷愈後自體皮源奇缺的患者,研究者分別采用複合皮、瘢痕皮和瘢痕瓣移植等技術進行整複,解決了此類患者形態與功能重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