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7月19日發表報告指出,東歐和中亞地區的“隱蔽”艾滋病疫情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加劇。處於社會邊緣的青少年更容易感染上艾滋病毒,該地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毒攜帶者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報告呼籲醫療和民政部門針對處於社會邊緣的青少年的特殊需求,向他們提供不帶任何評判的友好服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9日在維也納發表了題為《責備與放逐:東歐和中亞地區隱蔽艾滋病疫情對兒童的影響》的報告。該報告指出,由於毒品和高危性行為,以及社會歧視,很多人不敢尋求預防艾滋病的信息及其治療,東歐和中亞地區的“隱蔽”艾滋病疫情正在不斷加劇。經常麵臨毒品和商業性行為等多種危險的青少年尤其脆弱,當他們尋求相關艾滋病的信息和治療時,往往受到道德評價和指責,甚至被當作罪犯起訴。與此同時,東歐和中亞地區現有的衛生和社會福利服務係統缺乏針對青少年這一高危人群的服務。
該報告的主要撰寫人之一麗娜?弗蘭斯科(Lina Ferencic)呼籲人們對該地區處於艾滋病高危情況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以及他們當中已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脆弱人群給予高度重視,並向他們提供所需的支持和保護。
弗蘭斯科說:“他們被社會邊緣化和排斥,因此與他們接觸非常重要,我們應向他們提供支持,尊重他們的權利和尊嚴。我們應該改變原來的做法,不是責備和排斥他們,而是創造一種支持和尊重他們的權利和尊嚴的環境。”
根據兒基會這一報告,東歐和中亞地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艾滋病疫情仍呈明顯增長趨勢的地區,三分之一的新增感染者是15到24歲的青少年。該地區還有許多艾滋病感染者沒有得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