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皮膚癌可能起源於毛囊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19-11-06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些致命的皮膚癌可能是由毛囊幹細胞,而非皮膚細胞惡化產生的。

        毛囊是位於皮膚層內的複雜器官。在這裏,未成熟的“色素生成細胞”可能會發生一些遺傳突變,進一步受到正常的頭發生長信號影響,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過去的理論認為日光(例如紫外線)是黑色素瘤的主要危險因素。然而目前的研究認為,即使對於正常毛囊來說,其中也會存在觸發癌變的因素。

        這項新的研究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研究表明,新的“致癌色素細胞”會向上層遷移並從毛囊中移出,進而在附近的表皮組織中發育形成黑色素瘤。

        “我們的研究表明,毛囊中的致癌色素細胞是黑色素瘤的真正來源。因此,我們對這種癌症的生物學有了更好的了解,並找到了應對之道的新思路,”文章作者,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和Perlmutter癌症中心皮膚科的Mayumi Ito Suzuki博士說,。

        研究結果符合人體發育的基本規律:人類從一個單一的幹細胞——受精卵開始,然後成為由數百種細胞類型組成的胎兒。在此過程中,幹細胞經曆了反複的分裂,和分化,直到最終它們成為能夠發揮專門作用的細胞(例如神經,皮膚等)。

        然而,幹細胞具有變成多種類型細胞的能力,並且可以在它們之間“漂移”。這種靈活性在發育過程中很有用,但在成年人中可能是危險的信號。由於具有這種柔性,研究人員認為,黑色素瘤可能來自若幹種類型的幹細胞,因此難以治療且難以追蹤其起源。

        這項新的研究針對的是分化形成成熟成黑色素細胞的幹細胞,成熟的色素細胞能夠產生黑色素,後者通過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保護皮膚免受DNA損傷。此外,通過吸收某些波長的可見光並反射其他波長,色素細胞“創造”了頭發的顏色。

        經過一係列步驟,研究小組建立了一種用於研究黑素瘤的新小鼠模型,該模型經過精心設計,使得該團隊隻能編輯濾泡黑素細胞幹細胞中的基因(c-Kit-CreER小鼠)。這項功能使研究人員能夠進行遺傳操作,而且保證無論如何編輯,都隻會使黑色素幹細胞及其後代形成黑色素瘤。

        作者通過準確追蹤幹細胞類型,證實黑色素瘤細胞可能來自幹細胞,這些細胞會異常地向上移動並從毛囊中移出,進入表皮(皮膚的最外層)。然後,研究小組發現它們在表皮組織分裂,然後進入了真皮層,形成黑色素瘤。

        “我們的小鼠模型首次證明毛囊致癌性黑素細胞幹細胞可以形成黑素瘤,這有望使其用於識別黑素瘤的新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研究作者,博士後研究員Qi Sun博士說。

關鍵字:皮膚癌,毛囊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