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實習記者 劉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徐月敏教授的課題組,針對男性獲得性尿失禁治療方法開展研究,對傳統球部尿道懸吊術加以改良,獲得良好效果。該課題組已陸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篇,其研究成果近日獲得2007年度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徐教授介紹,男性獲得性尿失禁是前列腺手術和尿道外傷後的常見並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球部尿道懸吊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治療男性尿失禁的方法,但在懸吊張力及懸吊線固定等方麵存在不足。徐教授領導的男性獲得性尿失禁治療的試驗與臨床研究發現,自體腹直肌瓣不僅取材方便,而且肌瓣血管、神經不被破壞,有利於重建部位的組織愈合,還有望發揮類尿道外括約肌功能。研究人員應用帶蒂腹直肌瓣包繞懸吊球部尿道術治療男性獲得性尿失禁,術後患者的控尿功能明顯改善。該療法的長期療效明顯,治療費用大幅降低。
同時,研究人員采用心髒滌綸補片和尼龍線加經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 (TVT)吊帶作為懸吊材料,並通過術中尿動力監測,評估和調節吊帶的懸吊張力以獲得理想的尿道壓。在此基礎上,研究者提出男性獲得性尿失禁尿道懸吊的最佳尿道壓標準為90 cmH2O(比懸吊前的基礎壓高約40~50 cmH2O)。該標準的提出改變了傳統尿道懸吊手術中施加吊帶張力的盲目性,並且降低了術後尿瀦留和尿道腐蝕的發生率。術後1年隨訪發現,該療法的總有效率達87.5%,其中對完全性尿失禁的有效率為80%,對壓力性尿失禁的有效率為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