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鉻細胞瘤所致高血壓?(詳細診療分析)

作者:李妍 編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12-02

摘要 患者無嗜鉻細胞瘤典型表現,尿液檢查提示高鈉飲食,囑患者低鹽飲食2周後血壓恢複正常,但血清去甲變腎上腺素水平仍偏高,遂將阿米替林換為舍曲林,美托洛爾換為氨氯地平後,患者血清遊離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恢複正常。最終診斷為高血壓(非嗜鉻細胞瘤所致),與使用三環類抗抑鬱藥和(或)β受體阻滯劑相關的輕度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升高。

本病例學習要點

  ● 血兒茶酚胺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包括一些常用藥物,如三環類抗抑鬱藥及β受體阻滯劑等。

  ● 嗜鉻細胞瘤並非常見疾病,對於診斷不明確的患者,應首先排除幹擾因素的影響,而後再進行影像學檢查。

  ● 對於診斷明確的嗜鉻細胞瘤患者,在阻斷α腎上腺素能作用前,應避免使用β受體阻滯劑。

病情分析及追蹤患者無嗜鉻細胞瘤典型表現,尿液檢查提示其為高鈉飲食,可能與其血壓控製欠佳有關。

  谘詢營養師後,囑患者低鹽(2 g/d)飲食。兩周後,患者血壓恢複正常(110~120/60~70 mmHg),但血清去甲變腎上腺素水平仍偏高。將患者服用的阿米替林更換為舍曲林,並將美托洛爾(50 mg,qd)更換為氨氯地平(10 mg,qd)。

  隨訪3個月,患者血壓及血清遊離去甲變腎上腺素水平均在正常範圍。

最終診斷高血壓(非嗜鉻細胞瘤所致)。

  與使用三環類抗抑鬱藥和(或)β受體阻滯劑相關的輕度去甲變腎上腺素水平升高。

討論

嗜鉻細胞瘤概述

  嗜鉻細胞瘤常被分為腎上腺內(典型)和腎上腺外(交感或副交感副神經節瘤)兩類,可生成、儲存、代謝並分泌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發作性高血壓、心悸、頭痛、多汗和麵色蒼白等臨床症狀,在少數患者中,亦可引起疲乏、惡心、體重下降、便秘、發作性潮紅及發熱等症狀。

  在持續性高血壓患者中,患嗜鉻細胞瘤者約占0.05%~0.1%。在美國,嗜鉻細胞瘤的流行率約為1/6500~1/2500,每年新發病例約為500~1600例。

  傳統認為,嗜鉻細胞瘤遵循“10規則”,即10%為惡性,10%為雙側性,10%為腎上腺外部腫瘤。然而,據目前估計,至少24%~27%的嗜鉻細胞瘤與遺傳變異相關,這一比例在兒童患者中達到40%。

  遺傳性嗜鉻細胞瘤常與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2型(MEN-2A或MEN-2B)、神經纖維瘤病1型、馮・希佩爾・林道(VHL)綜合征及由編碼琥珀酸脫氫酶(SDH)B、C或D亞基基因種係的突變相關。

嗜鉻細胞瘤診斷

  嗜鉻細胞瘤組織學特征相似。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4年標準,該腫瘤的惡性度並非取決於組織學特征,而是由有無遠端轉移決定;局部組織浸潤是否可作為判斷其惡性度的標準尚存爭議。

  嗜鉻細胞為兒茶酚胺代謝[(去甲)腎上腺素代謝為(去甲)變腎上腺素]的場所,且嗜鉻細胞瘤可獨立(與內源性調節無關)生成並釋放兒茶酚胺類物質,故其診斷主要依據兒茶酚胺過度分泌的生物化學證據。對於有症狀、伴腎上腺腫瘤或有嗜鉻細胞瘤遺傳風險的患者,應進行兒茶酚胺類物質檢測。

兒茶酚胺檢測方法及其影響因素

  研究顯示,與檢測腸外兒茶酚胺相比,檢測血液和尿液去甲變腎上腺素和變腎上腺素的靈敏度更高。但須注意,抽取血樣本時,患者應為臥位,且靜脈導管應置於適宜位置至少15~20分鍾。另外,抽血前8~12小時,患者不應攝入食物及含咖啡因飲料、劇烈運動或吸煙。當血兒茶酚胺水平升高超過正常上限4倍時,幾乎100%與腫瘤相關。

  上述檢測的假陰性率低,但假陽性結果並不少見(如本患者)。患或未患嗜鉻細胞瘤者,其檢測結果可存在部分重疊,被稱為“灰區”。去甲變腎上腺素的“灰區”通常為正常上限至400 ng/L(2.19 nmol/L),變腎上腺素則為正常上限至236 ng/L(1.2 nmol/L)。當檢測結果在“灰區”內時,應密切注意假陽性的可能。

  假陽性結果常與患者的患病、用藥情況及飲食因素相關,或因取樣不當所致。

  最常引起假陽性結果的兩種藥物為β受體阻滯劑和三環類抗抑鬱藥(本患者均有服用),前者與60%的血清變腎上腺素檢測假陽性結果相關,而後者則可引起45%的血或尿液去甲腎上腺素及去甲變腎上腺素水平假性升高。

  三環類抗抑鬱藥抑製單胺再攝取,引起交感神經末梢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加。而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不引起假陽性結果,可作為須接受嗜鉻細胞瘤生化檢查患者的備選藥物。短效鈣拮抗劑可引起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一定程度升高,可能與其反射性興奮交感神經相關。

影像學檢測

  在明確生化異常後,應通過影像學檢查[CT或磁共振成像(MRI)]定位腫瘤。對於兒童或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更推薦采用MRI檢查。

  上述解剖學成像技術敏感度高,但特異度差,而功能性成像技術碘123-間碘苄基胍顯像[(I123)-MIBG]計數法可彌補該缺點。

嗜鉻細胞瘤治療

  治療嗜鉻細胞瘤的最根本方法為手術切除。與傳統的經腹切除手術相比,腹腔鏡下腫瘤切除術可降低患者術後複發率,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治療費用。

  然而,外科治療本身即可觸發兒茶酚胺的急性釋放而危及生命,故術前準備至關重要。對於術前患者,常使用酚苄明和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阻斷兒茶酚胺的影響,並使用β受體阻滯劑(不宜用於未阻斷α腎上腺素介導的血管收縮作用的患者)控製心律失常及心絞痛。血容量不足在嗜鉻細胞瘤患者中亦常見,因此,為防止出現術中低血壓,應於術前使用生理鹽水擴容。

關鍵字:嗜鉻細胞瘤,非嗜鉻細胞瘤所致高血壓,β受體阻滯劑,去甲變腎上腺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