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消息,目前我國正在製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這一規劃或將被納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專家表示,精準醫療將改變現有的診斷、治療模式,為醫學發展帶來一場變革。
據央視網11月30日消息,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製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據美國醫學研究機構測算,美國醫療係統每年因不必要的治療和沒有效果的治療,造成的浪費高達7500億美元,相當於醫療總開支的30%。而在我國,無效醫療耗費則更為嚴峻。
根據精準醫療計劃,我國將研發一批國產新型防治藥物和醫療器械,形成一批我國定製、國際認可的疾病診療指南、臨床路徑和幹預措施,顯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罕見病分別製定8-10種精準治療方案,並在全國推廣。
目前,我國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位於國際前沿水平,分子標誌物、靶點、大數據等技術發展迅速,我國臨床資源豐富,病種全,病例多,樣本量大,開展精準醫學的基礎並不落後於西方國家。
不過,有了基因檢測、分子影像等現代醫學手段,不代表著我們現有的疑難雜症就會迎刃而解,專家說,決定還得醫生做,技術隻是輔助手段。
臨床研究發現,大多數疾病可以在基因層麵反映出來,但也有部分疾病沒有表現出基因的改變。專家認為,基因檢測等現代醫學手段將為醫生提供更為精準的決策依據,但精準醫學是個係統工程,醫生永遠是臨床決策的主體,精準醫學將對醫生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