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需以完善的牙周治療為前提

作者:高京宇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10-25

  病例:牙周病綜合治療前後對比

  1

  

  1

  1

  牙周病對口腔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是成年人牙齒喪失的最主要原因,而且牙周組織健康程度也影響著修複治療的質量和修複體的壽命。那麼,牙周炎患者可以進行種植治療嗎?牙周炎患者進行種植治療後,其種植體喪失率以及種植體周圍病發病率是否會增加?在牙周炎的治療方麵近些年有哪些新的進展?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畢良佳教授做客《專家訪談錄》,簡要分析了目前牙周病的治療現狀與進展。

  在我國,牙周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目前據資料統計,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既往,牙齒缺失一般進行烤瓷牙等的修複。但由於牙齒缺失以後相當於牙組織遭到了破壞,此時進行一些常規的修複可能會影響其他牙齒的健康,所以很多專家學者一直致力於可以在更好的保護牙周組織的前提下去修複缺失的牙齒。目前,隨著種植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種植牙,通過一些金屬材料製成種植體,經手術方法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複體的缺牙。可以說種植已然成為修複牙齒列缺損和牙列缺失的一種重要手段。

  種植技術的日趨成熟的確給予缺失牙齒的患者很大的希望,但不容忽視的是,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狀況一般並不樂觀,因此在不太樂觀的牙周狀況下進行種植失敗的風險會增加,同時也可能出現一些並發症。因此,牙科醫生需要再給患者進行種植前做完善的牙周治療。目前,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牙周病的治療與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新技術不斷更新,上述講的種植就是一項令人矚目的技術。

  近些年,牙周病的治療在生物體的研究方麵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例如生物、細胞、蛋白治療等,這些都已經逐步嚐試用於牙周病的治療當中。牙周病最突出的特點是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打一個形象的比喻,牙齒好比一棵大樹,而大樹周邊的土壤就好比牙周組織,如果土壤沒有營養,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辦法,包括施肥料或者其他手段讓土壤恢複健康營養,大樹才能長得結實健康。同理,牙周組織遭到破壞,牙齒就容易鬆動掉落,而牙科醫生則需要采用一些手段,譬如使用蛋白生長因子來促進已經遭到纖維破壞等的牙周組織的愈合。事實上,不僅僅是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材料上,目前一些移植骨的生物材料也正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因為涉及一些必要的審批流程,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大規模的用於臨床。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牙周病患者會得益於日益先進的技術和材料,擁有良好的牙列和健康的口腔環境。

關鍵字:種植,牙周病,牙齒缺失,畢良佳,口腔疾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