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2年歐洲風濕病學大會上報告的一項研究結果,多顆牙齒缺失提示此後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風險增高,並且缺失的牙齒越多,關節炎疾病活動性越高,對治療的應答也越差。
一直以來,牙齒缺失被視為牙周炎的一種替代指標,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累及牙齦和其他牙齒支持結構的慢性炎症過程。目前,研究者越來越熱衷於探索這種口腔疾病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有顯著全身性炎症成分的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和RA之間的可能因果關係。
德國風濕病研究中心的Gisela Westhoff博士報告了正在進行中的觀察性研究CAPEA(早期關節炎的病程與預後)試驗中540例早期關節炎患者的結果。患者平均年齡為56歲,入組時的平均症狀持續時間為13周。59%的患者為類風濕因子陰性和(或)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陽性,67%符合當前的RA診斷標準,87%正在接受緩解疾病抗風濕藥物治療。入選時,患者平均牙齒數為19顆。總體上,24%的受試者牙齒數≤10顆,15%為11~20顆,22%≥28顆。缺失牙齒的患者傾向於年齡較大、體重較重,且更多為吸煙者。
結果顯示,6個月時,根據EULAR的應答標準,52%的患者達到良好應答。另外32%的患者應答為中度,16%的患者對治療無應答。在隨訪6個月時,與牙齒數>10顆的患者相比,牙齒數≤10顆的患者紅細胞沉降率顯著增高,觸痛和腫脹關節數明顯增多,疾病活性評分28的得分明顯增高。在一項校正年齡、體重指數和其他潛在混淆因素的多變量分析中,基線時牙齒數≤10顆的患者對治療應答不充分的幾率為牙齒數>28顆者的3.8倍。除牙齒數外,唯一有意義的治療應答差的預測因子為吸煙,與治療應答差的幾率增加1.7倍相關。
在另一項獨立研究中,日內瓦大學醫院的Axel Finckh博士等人發現,在RA發病風險增高的健康個體中,牙齒缺失與多個關節腫脹相關。
他報告了一項正在進行中的前瞻性觀察性研究的366例RA患者一級親屬的數據。所有受試者在入組時均健康,當時的平均牙齒數為28顆。6%的受試者牙齒數20顆,20%為21~27顆,28%有完整的32顆牙齒。
結果顯示,體格檢查時有至少1個關節腫脹的受試者的平均牙齒數為26顆,而無腫脹關節的受試者平均牙齒數為29顆。一項多變量分析中,與牙齒數為32顆的患者相比,牙齒數<20顆的患者發生至少1個關節腫脹的幾率較增加8.1倍,牙齒數為20~28顆的個體風險增加4.1倍,牙齒數為28~31顆的個體風險增加3.6倍。並且,與牙齒數為32顆的受試者相比,牙齒數不足20顆的受試者發生至少6周持續超過1小時的晨僵現象的經校正幾率增加5.3倍。
綜上所述,牙齒缺失可預測高危患者發生RA的風險,也可預測早期RA患者對治療的應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