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法林停藥後PT和INR值升高致嚴重出血

作者: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徐航 張海霞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6-23

 

 1 例心髒瓣膜置換術(CVR)患者 

  目前,因各種原因接受心髒機械瓣膜置換術的患者日益增多,此類患者術後須長期接受華法林抗凝治療,但因抗凝治療不當導致出血的病例時有發生,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本文介紹1例連續服用華法林3天後出現凝血酶原時間(PT)和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值升高,且停藥後INR值持續偏高無下降趨勢,並於停藥後第10天出現腹壁血腫的患者,並對出血原因進行分析與討論,希望對臨床醫師和藥師有所裨益。

  主要治

  療經過

  患者在全麻體外循環下行“二尖瓣置換+主動脈瓣成形+三尖瓣成形”術,術程順利。術後靜脈給予頭孢呋辛1.5 g、每日2次(bid),同時予改善心功能、補液等治療。

  術後第2天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為455.1 U/L、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為756.3 U/L。

  術後第3天

  開始口服華法林鈉片3 mg,每日1次(qd),並定期監測PT和INR值、血常規、肝腎功能等。

  術後第6天

  PT為31.0 s,INR為2.64,停用華法林。複查ALT為203.1 U/L、AST為289.3 U/L、血紅蛋白129 g/L。

  術後第8天

  停用華法林第3天,血紅蛋白119 g/L;口腔內見較多鵝口瘡,靜脈給予氟康唑100 mg qd;下午突發房顫,靜脈給予鹽酸胺碘酮注射液600 mg複律,且連續使用4天後改口服鹽酸胺碘酮片200 mg bid繼續治療。

  術後第12天

  停用華法林第7天,ALT為237.3 U/L、AST為304.5 U/L、血紅蛋白105 g/L。

  術後第14天

  停用華法林第9天,出現下腹壁大片血腫、淤斑,INR為3.47。醫師采納臨床藥師建議,停用胺碘酮及氟康唑,予靜滴維生素K110 mg,同時輸注新鮮冷凍血漿,當天再次複查INR值降至1.41。

  病例資料

  患者,男,75歲,身高172 cm,體重47 kg。因“活動後心慌、胸悶8年餘,加重伴水腫1月”入院接受手術治療。超聲心動圖示:二尖瓣脫垂伴重度關閉不全,主動脈瓣增厚鈣化伴輕中度關閉不全,三尖瓣中度關閉不全,重度肺動脈高壓。

  入院診斷:二尖瓣脫垂伴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功能Ⅲ級。

  臨床藥師分析

  INR值的範圍

  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心髒瓣膜疾病治療指南(2008版)指出,對於所有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者,接受華法林治療時INR值須維持在2.5~3.5(Ⅰ類建議,證據級別C)。

  國內研究多認為,國人在接受機械瓣膜置換術後,INR值控製在2.0~3.0為宜。眾多研究認為,在華法林抗凝應用過程中患者個體差異大,發生抗凝過量出血概率較大。國外報告其嚴重出血發生率為每年3.0%;國內報告其出血率為每年0.7%~10.4%,且在我國出血並發症發生率遠高於血栓並發症。

  目前,我院采用北京阜外心血管中心的抗凝標準,對於接受二尖瓣置換術的患者,臨床醫師將INR值控製在1.8~2.5。

  INR值持續偏高直至出血的原因

  華法林通過抑製肝髒環氧化還原酶,幹擾依賴維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從而達到抗凝目的。該藥起效慢,用藥後20~30小時起效,停藥後藥效持續4~5天。

  本例患者在服用華法林3天出現PT和INR值升高,且停藥後PT和INR持續偏高無下降趨勢,並於停藥後第10天發生腹壁出血,主要原因如下。

  肝功能低下導致華法林抗凝作用持續時間延長 肝髒是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場所,而華法林幾乎完全通過肝髒代謝。當肝功能低下時,維生素K合成能力下降,從而導致華法林作用增強。研究表明,嚴重肝髒疾病患者服用華法林後INR值較高。另一方麵,機體凝血因子主要由肝髒產生,肝功能異常時自身凝血因子的產生受到抑製,亦可導致PT和INR值升高。本例患者在連續服用華法林3天後查INR值2.64,超出目標範圍值,即予停用華法林,但因患者術後ALT 455.1 U/L、AST 756.3 U/L,高於正常值10倍以上,且此後一直偏高,導致華法林在體內代謝速度減慢,抗凝作用持續時間延長。

  藥物增強華法林抗凝作用 ①患者術後一直接受頭孢呋辛抗感染治療。頭孢呋辛在體內可抑製腸道細菌生長,使腸道內合成維生素K明顯減少,從而導致INR值異常升高,增加出血風險。②患者術後第8天(停用華法林第3天)開始接受氟康唑抗真菌治療。氟康唑為三唑類廣譜抗真菌藥,作用於肝細胞色素P450係統,通過競爭抑製同源蛋白CYP2C9減少華法林降解速度,增強華法林抗凝效果,使INR值升高,從而增加出血風險。③患者術後第8天下午發生房顫,接受胺碘酮複律治療。華法林與胺碘酮聯合使用時,胺碘酮及代謝產物通過抑製CYP1A2和CYP2C9活性,導致血中S型華法林濃度升高。另外,胺碘酮還可降低華法林清除率,從而增強華法林抗凝作用,並且該作用可自加用胺碘酮後4~6天,持續至停藥後數周或數月。

  其他因素研究表明,全麻手術對70歲以上男性患者凝血功能有顯著影響,患者通常在術後3天伴有出血傾向,主要原因為患者圍術期處於高凝狀態,體內內源性凝血因子被大大消耗,故患者在手術第3天後易出現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升高、INR值延長。

  本例患者男性,75歲,於全麻下接受心髒瓣膜置換術,凝血功能已處於低下狀態,加之華法林抗凝作用,使患者更易發生出血。此外,患者心髒功能較差,血管彈性降低,易發生血管破裂。

  臨床藥師建議

  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心髒瓣膜疾病治療指南(2008版)指出,在抗凝治療過程中,患者INR明顯升高時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停用華法林;②當合並出血危險因素或有出血現象時,給予維生素K1和(或)輸注新鮮冷凍血漿或凝血酶原複合物。同時,該指南亦指出對於抗凝過量的逆轉,當患者INR值為3~5,且無出血現象時,應停用華法林1~2天,對於是否應用維生素K1拮抗應視情況而定;如果患者INR值升高且存在出血傾向,推薦維生素K1(10 mg,靜脈小壺推注),加或不加新鮮血漿或凝血因子Ⅶ(Ⅰ類建議,證據級別C)。

  該患者INR值最高為3.58,臨床並未觀察到明顯的出血現象,故對於抗凝過量的逆轉,臨床藥師建議停用華法林,而未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術後第14天(停用華法林第9天)查體發現下腹壁見大片血腫、淤斑,結合近期INR值持續偏高,臨床藥師在進行詳細分析後,建議予停用胺碘酮及氟康唑,靜滴維生素K1止血,並輸注新鮮冷凍血漿後查PT和INR。醫師采納建議。

  ■點評

  該病例提示,當患者停用華法林3天後PT和INR值仍無下降趨勢且INR大於3.0時,應進行出血時間、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凝血因子含量或活性測定等檢查,並詳細分析原因,評估其出血風險。同時建議即使無出血現象,亦應考慮使用維生素K1等藥物進行拮抗,以避免嚴重出血事件的發生。

  由於大部分腔隙內出血(如顱內出血、腹腔內出血)不易觀察,故臨床醫師在應用華法林過程中,還應該檢測血紅蛋白等間接指標,以達到早發現和早治療的目的。

關鍵字:華法林,停藥後,PT和INR值升高,嚴重出血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