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係,生命相托。這是一輩子的職業,一個崇高的事業。所以醫生的夢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好醫生治病救人,同時通過這個職業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黃潔夫
兩會開幕之前,人大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收到一條令他百感交集的轉發短信,短信的內容是“小醫生含淚十問部長”。這十個問句尖銳犀利,與近來空前火熱的“醫改”話題迎麵碰撞,令這位從業近50年的老醫生感慨萬千。《楊瀾訪談錄》在兩會期間專訪了黃潔夫,談起醫生這個職業,談起醫德,談起醫改和醫患關係,他在訪談過程中數度熱淚盈眶、情難自已。而作為獨家專訪的電視媒體,在提出一個個問題的同時,也希望能通過更多的角度讓大家走近“醫改”,了解“醫改”。
器官移植外科醫生的中國夢
麵對著黃潔夫——這位中國器官移植外科的著名專家,楊瀾 (微博)把話題引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製度建立的問題上,很顯然這個問題觸動了這位老醫者,他說:“其實這個是幾代移植醫生的夢——一個符合倫理的移植醫生,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世界舞台上宣傳我們的成績。但現在國外卻對我們實行“三不”政策,暨不發表文章,不準你登台,不承認你的成果,這個實際上是中國醫生心中永遠的痛;除此之外,要在一個不正常的情況下去取器官,這也是醫生的一個無奈。好在如今我們終於開始建立這個體係了!然而,盡管現在我們已經見到了這個曙光,但同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遵從遺願學醫的十四歲少年
作為中國非常有影響力的肝膽外科專家 ,黃潔夫的醫學成就堪稱矚目。他走上行醫這條道路、選擇肝膽外科專業卻是因為自己的父親。黃潔夫的父親身患急性暴發性肝炎過世,他遵從了父親的遺願。“我當時才十四歲”黃潔夫說道:“父親說他從生病到過世受了很多折磨,所以希望我學醫並救治像他一樣的病人……”隨後,帶著父親的臨終期許,身為長子的黃潔夫一直依靠助學金一路攻讀醫科大學。
希波克拉底誓言:做個好醫生
醫大畢業後,黃潔夫被分配到貧困、邊遠的雲南礦山工作,在近九個年頭裏,他既是醫生也做礦工。雖然條件艱苦、環境惡劣,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心中做個好醫生的夢,沒有忘記希波克拉底誓言,所以直至今天他跟病人的關係一直很好,用他的話來生命中幫過他的貴人都是他的病人,因此對於當下緊張的醫患關係他也是相當的無奈。
作為一個有著近50年的從醫經曆的老醫生,黃潔夫對當下年輕的“小醫生”們所遭遇的實際問題也感同身受。但是他也覺得現在的“小醫生”太浮躁,大多忘了進醫校第一天的舉手宣言和“做一個好醫生”的夢想。用黃潔夫的話說:“在醫改當中,如果不發揮醫務人員的作用,如果存在著像‘十問部長’這麼悲傷、無奈的情緒,我們的醫改是不成功的。”
談“從醫的心路曆程”,衛生部副部長屢次含淚哽咽;論“醫改的艱難”,著名外科醫生幾度道出肺腑之言。時至今日,醫風醫德是否“世風日下”?醫患關係緊張的深層原因又是什麼?對於醫療改革,擁有衛生部副部長和醫生這兩種雙重身份的黃潔夫又將提出怎樣獨到的觀點和建議?而在過去一年中北京醫改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又有哪些經驗值得推廣借鑒?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北京衛視3月9日、10日晚11點,《楊瀾訪談錄》兩期重磅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