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ndod:根尖周炎治療後牙齒根尖係統的變化:微生物、形態和組織病理結果

作者:lishiting 來源:MedSci 日期:22-12-09

        這篇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評估根尖周炎治療牙齒根尖係統微生物條件變化,並將其與CBCT、micro-CT和組織病理學觀察結果相關聯。

        研究從36顆需要實施牙周炎手術並且已行牙髓治療的牙齒獲取根尖。手術前進行CBCT掃描。根尖樣本通過micro-CT進行掃描,隨後低溫粉碎。粉末進行DNA提取,隨後通過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總細菌, Streptococcus species, members of the phylum Actinobacteria和Enterococcus faecalis。微生物結果與CBCT、micro-CT和組織病理數據結合進行評估。也評估損傷大小與未充填根尖係統體積比例之間的聯係。

        結果顯示,所有低溫粉碎的樣本總細菌量均呈現陽性。放線菌和鏈球菌分別出現在35和33個樣本中,並且通常在菌落中占主導地位。肉芽腫中放線菌計數是囊腫的2.23倍。鏈球菌在小損傷病例中的出現率更高。糞腸球菌僅在7個樣本中檢出,並且在菌落中總是占主導地位。單變量分析顯示,未充填根管體積與總細菌、鏈球菌和放線菌計數存在顯著相關性,但並未在校正分析中得到確認。大損傷與存在較大的未充填根尖體積顯著相關。

        結論:細菌感染發生在所有根尖組織,並且放線菌和鏈球菌占主導地位且檢出率更高。未充填根尖係統的體積與損傷大小存在顯著相關性,與細菌計數可能相關。結果表明,在牙髓治療過程中,需要徹底去感染並且充填感染牙齒的根尖區。

        原始出處:

        José F Siqueira Jr, Henrique S Antunes, et al. The Apical Root Canal System of Teeth With Posttreatment Apical Periodontitis: Correlating Microbiologic, Tomographic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J Endod., 2020 Jun 7;S0099-2399(20)30383-6. doi: 10.1016/j.joen.2020.05.020.

關鍵字:根尖周炎治療,牙齒根尖係統,微生物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