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Periodontol:自我菌斑控製頻率對有牙周炎病史的受試者牙齦健康的影響

作者:alloy 來源:MedSci 日期:22-12-02

        預防牙齦炎的主要策略是建立有效的口腔衛生常規,包括通過使用牙刷和其他自我進行的機械性菌斑控製法定期破壞牙菌斑。 然而,沒有證據表明這一措施是否足以維持牙齦健康。 該隨機臨床試驗評價了自我機械性菌斑控製(SPC)的頻率對有牙周炎病史的受試者牙齦健康的影響。

        研究共納入42名參加常規牙周維護計劃的受試者,隨機分為三組,分別間隔12、24或48小時進行SPC。在基線、第15天、第30天和第90天評估牙菌斑指數(PlI)和牙齦指數(GI)。在基線、第30天和第90天評檢測探診深度、臨床附著水平和探查出血情況。采用混合線性模型分析和比較。

        結果發現,在12小時組,整個研究過程中(90天)平均GI保持不變(0.7±0.1對0.8±0.1;P <.05)。在研究結束時,48小時組的平均GI較12和24小時組顯著增加。當GI=2為標準時,隻有48小時組未能在整個研究期間保持牙齦健康(18.8%)。

        因此,有牙周炎病史的受試者中,以12或24小時的頻率進行SPC似乎足以控製牙齦炎症,而48小時的頻率則不能維持牙周健康。

        原文出處:

        Juliana Maier,Effect of self‐performed mechanical plaque control frequency on gingival health in subjects with a history of periodont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2020 June, doi: 10.1111/jcpe.13297

關鍵字:牙周炎,機械性菌斑控製,牙齦健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