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生不良與菌血症和全身性炎症密切相關,而菌血症和全身性炎症可以促進癌症的發生發展。本研究旨在分析口腔衛生指標與胃腸道癌風險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調查了來自韓國國家健康篩查隊列的150774名受試者的數據進行的。根據牙周病和口腔衛生指標分析了胃腸道癌的發生:刷牙次數,牙科就診,專業的牙齒清潔以及牙齒缺失的數量。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 codes C15–C26對胃腸道癌症進行分類。
結果發現,在平均11.6年的隨訪中,胃腸道癌的10年發生率約為6.76%。在多變量分析中,在調整年齡,性別,收入水平,規律運動,飲酒,吸煙狀況,體重指數,合並症史,收縮壓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之後,頻繁刷牙(≥3/天)與胃腸道癌的風險降低之間有統計學意義(hazard ratio:0.91,95%置信區間(0.86-0.96),p <.001,p for trend <.001)。
因此,本實驗可以推斷,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尤其是經常刷牙,可以降低胃腸道癌的風險。
原文出處:
Kijeong Lee,Oral health and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2020 June, doi: 10.1111/jcpe.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