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東北大學、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華盛頓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南安普敦大學、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索邦大學、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和厄瓜多爾基多聖弗朗西斯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流動性和流行病學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人類流動性可預測COVID-19疫情在中國的傳播。不幸的是,對武漢的出行限製來得晚了些,而且研究顯示隨著COVID-19疫情蔓延,出行限製的影響在下降。湖北省以外的中國省份較早地采取行動來測試、追蹤和遏製輸入的COVID-19病例,在預防或遏製當地疫情方麵發揮了最佳作用。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3月2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 effect of human mobility and control measures on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ina”。
來自百度公司的移動地理位置數據,結合來自Open COVID-19數據工作組(Open COVID-19 Data Working Group)的豐富流行病學數據集,顯示當地的人際傳播在這種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的早期就廣泛發生,並且通過嚴格的控製措施得以緩解。但是,平均潛伏期為5天,在某些情況下長達14天,這些流動性限製在一周多的時間內並未開始對新病例的數據產生積極影響---在封鎖後的5~7天內,情況似乎變得更糟,這是因為當地的傳播正在進行中。
在湖北省以外地區報告的病例中,有515例已知到過武漢旅行,且症狀發作日期是2020年1月31日之前,而1月31日之後隻有39例到過武漢旅行,這說明旅行限製對減少向中國其他省份的傳播具有影響。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牛津大學動物學係的Moritz Kraemer博士說,“我們的發現表明,在這種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的早期采取旅行限製有效地阻止了從已知來源輸入的感染。但是,一旦COVID-19病例開始在當地傳播,新輸入病例的貢獻就小得多。這就需要采取包括地方流動限製、檢測、跟蹤和隔離在內的一整套措施來減輕疫情。成功阻止了COVID-19內部傳播的中國各省和其他國家需要仔細考慮如何管理恢複旅行和流動,以避免這種疾病在人群中重新出現和傳播。”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東北大學網絡科學研究所的Samuel V. Scarpino教授補充說,“許多國家的政治意願都落後於COVID-19的傳播速度。在開始時,當地傳播還沒有成為一個考慮因素,這時進行旅行和移動限製是最有用的。在當地傳播建立之後,保持人體距離和對患者進行隔離將起作用,但是這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