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模型外科治療上頜骨矢狀骨折1例

作者:孫紅 徐倩 端木婷婷 來源:安徽醫藥 日期:20-02-12

上頜骨骨折多發生於高能量所致的麵中部損傷,如機動車事故,運動損傷等,並常合並其他外傷,最常見的是顱腦損傷。1901年LeFort為我們總結了在受到鈍力擊打後,上頜骨沿薄弱的骨縫斷裂的三種典型骨折方式。

上頜牙槽突是上頜骨非常堅固的部分,而齶部相當於支持牙槽突的弓形後方,上頜矢狀骨折相對於上頜骨LeFort骨折發生較少,約占麵中部骨折的8.0%~13.2%,但上頜骨矢狀骨折往往合並LeFort骨折的各個類型,並常伴有咬合紊亂,這樣複雜的麵中份骨折常常使診斷和治療非常困難,錯誤的治療可能導致骨折斷端錯位愈合,使得咬合紊亂不能糾正。隨著堅強內固定成為治療頜骨骨折的主流方式,上頜骨矢狀骨折的整複難點已不在於如何固位,而是在於如何讓裂開的上齶部複位,恢複咬合關係。

複位方式有很多,例如牙弓夾板,鋼絲牽引固位,還有特製的複位鉗複位等,都各有優缺點,現報道1例利用模型外科製作定位導板恢複咬合關係,整複固定上頜骨矢狀骨折並伴LeFortⅠ型骨折的病例,手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臨床資料

病人殷某,男,35歲,於2015年6月15號上晚班途中遭遇車禍,致麵部外傷急診入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診斷為上頜骨多發性骨折,鼻骨骨折,收住耳鼻喉科,在鼻骨複位後轉入口腔科繼續治療,入院時CT檢查示上頜骨LefortⅠ型骨折伴矢狀旁正中骨折,下頜骨完整。主訴為咬合紊亂,不能咀嚼食物,要求恢複咬合功能。

入科檢查:病人全身狀況良好,鼻骨骨折已複位,麵部基本對稱,軟組織挫傷已愈合,口內黏膜完整,咬合紊亂,囑病人咬緊牙時,顯示上牙弓後段變寬,後牙開頜,11和12之間出現2mm間隙(受傷前未見),咬合關係見圖1A,顴牙槽脊處因距受傷已逾20d,未觸及明顯骨台階,搖動矢狀骨折區兩側未有浮動感。診斷為上頜骨矢狀骨折,上頜骨LefortⅠ型骨折。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征得病人或其近親屬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2.治療方法

上下頜取模,將上頜模型沿矢狀向骨折線處鑿斷,因為下頜骨完好,利用模型外科以下頜骨為參照係,對位上頜咬合關係,使之恢複病人受傷前咬合關係,確定好咬合關係後,重新固定上頜模型,上頜架,製作上頜矢狀骨折定位導板見圖1B。病人鼻插在全麻下,經上頜前庭溝切口入路,充分顯露上頜骨,沿原骨折線,去除纖維性骨痂,解離骨折斷端,利用定位導板複位上頜骨,在上下頜的前份及兩側各打三組牽引釘,固定對位好咬合關係見圖1C,在雙側顴牙槽脊,雙側鼻旁分別鈦板固定以及11,12矢狀骨折裂開處,即上頜牙槽骨近梨狀孔下方加一塊鈦板橫向固定上頜骨,關閉創口,術後病人安返病房,未做頜間牽引。術後分別於1個月,3個月及6個月檢查,病人恢複良好,咬合功能正常。20個月後複查,病人咬合穩定,見圖1D。

3.討論

頜骨骨折的治療原則為盡早進行骨折的精確複位和固定。學者們對國際內固定研究學會(AO/ASIF)提出的四項治療原則已達成共識:即解剖複位,功能穩定性固定,保護血液供應及早期功能性運動,頜骨骨折重建重要的目標是咬合功能的恢複。Moss等將硬齶骨折分成三類:第一類為齶正中,齶旁正中及牙槽旁骨折。第二類為齶橫裂骨折。第三類為齶粉碎性骨折。臨床以第一類最為常見,第二類少見,第三類罕見,第二、三類往往合並嚴重的顱腦創傷,以搶救生命為首要,複位固定時已是陳舊性骨折,需要正頜手術的方法恢複咬合關係。

第一類又稱為上頜矢狀骨折,是本文研究的類型。上頜骨矢狀骨折為上頜U型結構分裂為兩塊或多塊活動的部分,如果不能及時複位固定,易造成錯位愈合,引起咬合紊亂,同時由於骨塊的不穩定性,造成術中難以固定咬合關係。

2008年,Chen等報道了上頜鋼絲結紮雙側的磨牙向中線靠攏複位並進行梨狀孔下緣橫向固定的方法,Ma等則利用齶部的種植釘牽引鋼絲向中線拉攏複位矢狀骨折,這兩種複位方式由於牽引力的方向不在矢狀骨折線的兩端,易引起上頜牙弓內收,不能達到良好的解剖複位,需在術後進行3~4周的頜間牽引調整及固定咬合關係治療。對於新鮮可以即刻複位的上頜骨矢狀骨折,Waldrop等采用非手術的方法,牙弓夾板頜間牽引5周加光固化齶護板固定8周,早年的報道也有使用長達12周的頜間牽引治療上頜骨矢狀骨折的病例,長時間的牙弓夾板頜間牽引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不利於口腔衛生,唯一的優點是治療費用可大大減少。

有文獻報道了利用模型外科的手段治療陳舊性上頜骨矢狀骨折,利用正頜外科的方法,做LeFortⅠ型截骨,恢複咬合功能。本研究中筆者對於非陳舊性的上頜矢狀骨折也采用了模型外科方式,設計的頜板包括齶托及覆蓋延伸至雙側後牙區頰側的延伸翼,這樣可以在術中有效地複位及固定咬合關係,在有效複位後,進行可靠地固定各個上頜支柱及矢狀向骨折骨段,術中咬合關係立即恢複,並保持穩定,術後也未使用頜間牽引,利於口腔衛生,術後1周即可進軟食,咬合關係在20個月後複查仍保持穩定。

本例病人僅上頜骨骨折,而下頜骨完好,矢狀向骨折為線性而非粉碎型,因此模型外科較好操作,能很好地恢複至術前的咬合關係,使得手術順利進行,如果上頜下頜分別為粉碎性或都為粉碎型,模型將很難恢複術前的咬合,應該采用別的方式進行咬合重建。

綜上所述,對於Moss第一分類的硬齶矢狀向骨折,運用模型外科配合手術治療是一個可以選擇的措施。

原始出處:

孫紅,徐倩,端木婷婷,李旭,雷凡.運用模型外科治療上頜骨矢狀骨折1例並文獻回顧[J].安徽醫藥,2019,23(06):1124

關鍵字:上頜骨,,矢狀骨折,,,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