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窩即刻種植

作者: 阿姆斯多分, 荷蘭 來源:Geistlich 日期:18-02-03

Peter Randelzhofer醫師和Gert de Lange醫師的 治療理念

阿姆斯多分, 荷蘭

>在美學區拔牙後即刻種植體植入

>種植體植入時創造理想的種植體周圍軟、硬組織結構

>閉合式(潛入式)或者穿黏膜(穿齦式)愈合

>根方翻瓣或冠方翻瓣

背景信息

種植體植入的確切時間取決於拔牙後軟、硬組織結構的改變。拔牙後,拔牙窩骨壁的吸收便開始了。Araujo等人的研究顯示主要是束狀骨的吸收改變1

。這使得頰側骨板的厚度和高度發生變化。2/3的骨吸收發生在拔牙後的前3個月中2, 3,使臨床情況變得複雜。拔牙後即刻植入種植體也並不能避免這種骨吸收4。根據我們的經驗,使用Geistlich Bio-Oss®可以彌補這種頰側骨板吸收,並且防止移植的自體骨吸收過快5, 6。即刻種植被證實是一種可靠的治療技術。

研究顯示其成功率在93~100%7, 8, 9, 10, 11, 12。對於患者來說,由於創傷小,術後感覺舒適,拔牙與種植同期進行從而縮短了療程。即刻種植要求種植體初期穩定性必須達到良好。是否行即刻種植取決於拔牙窩的解剖結構,因而常常是隻有拔完牙根當時才能做出決定。薄齦生物型和細長齦乳頭的病例適合使用寬基台穿齦進行穿黏膜愈合,以維持唇側齦邊緣位置不變形。外科操作應該小心謹慎,以保護薄的齦乳頭和齦緣外形。

如病例1所顯示的技術並獲得的令人滿意的結果在我們診所記錄超過了100例。它展示了2類(中度)頰側骨缺損的情況下同時進行牙槽脊植骨並且潛入式愈合。 獲得可靠的臨床效果的前提是對患者及臨床的正確評估。所展示的病例顯示了由於牙齦色素沉著而帶來的軟組織處理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瘢痕可能會變得明顯並且容易發生顏色上的改變。

在病例2中盡管有牙體感染和頰側骨缺損,其穿黏膜愈合也獲得了滿意的美學效果。多數臨床醫生首先去除牙體感染的患牙,然後等待數周或數月,進行骨增量然後植入種植體。最後,缺損的軟組織也得到了很好地恢複。這個過程需要進行多次重複手術,療程達9個月或更長。而牙齦乳頭的牽拉移位會導致附著齦喪失和牙齦攣縮,進而影響高笑線患者的美學效果。可以通過前庭溝根方手術入路來避免這些不良結果。根方入路可以在視野很好的情況下清除種植體位點周圍的肉芽組織。這種手術對外科技術要求較高,可以很好地通過軟硬組織增量來彌補頰側組織缺損而不會影響牙間乳頭的外形。這個技術在我們門診應用於80多例患者。有關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科學文獻正在準備發表。

治療目標

> 通過Geistlich Bio-Oss®和Geistlich Bio-Gide®膠原膜進行骨增量補償由於拔牙引起的頰側骨板吸收。

> 在前牙美學區域通過即刻種植縮短療程。

> 保存牙齦乳頭。

外科程序

患者的選擇:

> 預後不佳的前牙(折裂或者根管治療失敗)而不存在牙周問題。

> 根方病變存在但是可以在手術時去除。

> 牙齦緣高度正常,牙間乳頭和牙槽間隔存在完好。

潛入式愈合的排除標準:

>牙周感染

>垂直向骨缺損大於3-4mm

>種植體沒有位於骨壁形成的拔牙窩內

>不能獲得良好的初始穩定性

>臨界牙齦生物型

穿黏膜愈合的排除標準:

>牙周感染

>沒有垂直向骨缺損

>種植體沒有位於骨壁形成的拔牙窩內

>不能獲得良好的初始穩定性

病例1:潛入式愈合

病例2 穿黏膜愈合

關鍵字:拔牙窩即刻種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