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綜合設計與治療1例

作者:佚名 來源:口腔頜麵修複學雜誌 日期:18-01-06

        【一般資料】

        患者,男性,60歲。

        【主訴】

        全口牙齒鬆動伴咬物無力3年

        【既往史】

        刷牙2次/日,1min/次,橫刷法,無使用牙線及牙間隙刷的習慣。吸煙30年。高血壓病史10年,服藥控製達130/90mmHg;糖尿病病史10年,服藥控製,空腹血糖值7-12mmol/L波動。

        【體格檢查】

        患者麵部外形對稱,皮膚色澤正常,顳下頜關節區無彈響及壓痛。唾液腺,淋巴結未觸及異常。口內黏膜色澤正常。全口口腔衛生差,牙石+++,色素、煙斑大量。PD前牙1-5mm,後牙1-10mm,BI=1-3。牙齦不同程度退縮。1缺失,未修複。15楔狀缺損,15牙髓活力測試80°,1根尖正常;5根尖低密度影。6頸部齲壞近髓,鬆動III°,PD=7-10mm。牙槽骨吸收達根尖區,根尖區大麵積低密度影。7銀汞充填體,邊緣不密。根充欠填,三維不滿,根尖區未見明顯異常。212鬆動III°,齦退縮3-5mm。牙槽骨吸收達根尖區,根尖區低密度影。876殘根。1343456楔狀缺損。88大麵積齲壞及髓,鬆動III°。根尖周低密度影。

        【初步診斷】

        慢性牙周炎;876殘根;6212牙周牙髓聯合症;1牙髓壞死;7不完善根管治療;1343456楔狀缺損;下頜牙列缺損。

        【治療】

        調整血糖達正常範圍;口腔衛生宣教及勸戒煙;拔除676212及三顆智齒;牙周基礎治療;15根管治療,7根管再治療,口內多顆楔狀缺損的樹脂充填;157冠/樁核冠修複,缺失牙種植/可摘局部義齒修複,6還可選固定義齒修複;定期複查,重點為血糖控製及牙周、義齒的維護。初診FPG(空腹血糖值)=11.58mmol/L,HbAlc(糖化血紅蛋白)=9.5%,內科調整血糖後,FPG降至6.8mmol/L。按治療方案實施治療:分次實施拔牙,下前牙製作即刻義齒。完成牙周基礎治療,半年後複查,口腔衛生情況較好,PD均控製在1-3mm。顯微鏡下完成15根管治療及7根管再治療,口內多顆楔狀缺損的樹脂充填。5金合金樁核+金合金烤瓷冠,7樹脂核+金合金全冠的修複和上下可摘局部義齒的修複。兩年後複查:口腔衛生狀況較好,PD1-3mm,牙槽骨無明顯再吸收;157根尖周正常。

        【討論】

        口腔治療後患者未換用其他降糖藥物,且保持相同的飲食習慣,但FPG從6.8mmol/L降低至5-6mmol/L,且一直穩定在該範圍至治療結束;HbAlc也從9.5%降至6.7%。是否口腔治療對血糖控製水平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糖尿病患者進行口腔綜合治療時醫師需注意些什麼?中國糖尿病(diabetesmemtus,DM)人數居世界第二位,患病率超過11%,應引起口腔醫師的重視。臨床常用血糖測評指標為空腹血糖值(F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lc)。HbAlc可反映取血前2-3個月的血糖控製情況,是反映DM長期血糖監控的金標準,其值的界定為:正常人4%-6%,DM控製達6%-7%較為理想,低於6%易出現低血糖,高於9%易出現糖尿病慢性並發症。該患者治療前HbAlc為最差級,治療完成後達最理想級,說明血糖控製相當成功。糖尿病患者因拔牙引起嚴重並發症的報道較為常見,如海綿竇化膿性血栓靜脈炎,細菌性腦膜炎等,糖尿病患者創傷情況下感染發病率高達33-90%。但本例患者因注意了以下幾點,未出現感染:拔牙當天FPG嚴格控製在8.88mmol/L以下,選擇上午餐後2-3h進行,保證良好鎮痛,每次不易拔除多顆牙齒。糖尿病與慢性牙周炎有雙向影響的關係,DM患者對慢性牙周炎的發病易感性比無糖尿病患者高2-3倍,且兩種疾病嚴重程度成正相關關係;有牙周炎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製風險可增加6倍,臨床實驗已證實,牙周基礎治療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水平。該患者牙周基礎治療時需注意:術前血糖監測必不可少;避免空腹治療,縮短就診時間;動作輕柔,術前術後口服抗生素,防止菌血症發生。該患者牙周狀況改善的同時,血糖值降低並持續穩定,也證實了兩者的雙向關係。據報道,DM患者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風險及嚴重程度均高於普通人群;DM患者根管治療中疼痛(endodonticinterappomtmentpam,EIP)的風險增加1倍;伴根尖周病變的DM患者根管治療2年的成功率顯著降低。該患者治療中未出現EIP,治療後兩年根尖周病變愈合,分析原因為:治療前重視DM病史的問診,治療中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根管預備器械和根管內容物超出根尖孔,在治療中及維護期將血糖長期控製在正常範圍。本病例提示DM與牙體、牙周、外科拔牙均有著密切聯係,血糖監控應貫穿綜合治療始終至維護期。同時該病例體現了全科醫師的優勢:同一位醫師完成診療全過程,利於患者全身情況的監控、方案的調整,並能獲得完整的有臨床及科研價值的數據。

關鍵字:糖尿病,口腔,綜合設計與治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