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的8個錯誤,會導致牙齒生病

作者:佚名 來源: KQ88口腔醫學網 日期:17-08-22

        錯誤1.冷水刷牙

        冷水會導致牙本質敏感的人牙齒酸痛,而且不利於牙膏內的有效物質發揮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實驗室研究發現,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最佳溫度是37攝氏度左右。

        建議:刷牙時用接近自己體溫的溫水效果最好。

        錯誤2.刷牙使勁太大

        刷牙的時候力量太大,可能傷害牙齒。

        建議:200克的力量就足夠,大約相當於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錯誤3.刷牙橫著刷

        調查顯示,超過90%的中國人采用橫向刷牙的形式。刷牙對牙釉質是一種物理磨損。刷牙的目的是為了清除牙齒表麵和縫隙裏的細菌,而不是損傷牙齒本身。橫向刷牙一方麵無法清除掉牙齒縫隙裏的垃圾,同時還可能導致牙齒根部楔形缺損、牙齦損傷、牙本質敏感等問題。

        建議:正確的刷牙方式是順著牙齒的縫隙豎著刷。

        錯誤4.刷牙時間太短

        很多人以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殘渣,其實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殘渣,認真刷牙的目的是消滅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種附著在牙齒表麵和牙齦縫隙裏的無色細菌,是導致齲齒和牙齦炎症的禍首,中國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時間為59秒,這個時間對完全徹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夠的。

        建議:刷牙不少於2分鍾。先漱口,濕潤有利於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從門牙開始細致地豎向刷幹淨,尤其是齒縫和牙齒內側等容易忽視的地方。由於牙菌斑的生長周期是12~24小時,所以即使出差在外,24小時也至少要刷牙一次。

        錯誤5.刷牙時間不對

        98%的中國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後吃早餐。這樣的結果是,牙膏裏的有效護齒成分並沒有太多機會留在牙齒上,而是隨著早餐吃到了肚子裏。

        建議:飯後20分鍾刷牙。起床後清水漱口,吃早飯,飯後20分鍾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在喝了酸性飲料或吃了酸性水果後,最好在20分鍾後等這些物質對牙齒的影響過去後再刷牙,避免對牙齒表麵造成更大的傷害。

        錯誤6.刷牙後漱口次數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齒的表麵來形成保護層,保持一段時間細菌不會快速生長,過多漱口就沒有這個作用了。有人還會用清水再刷一次牙,這是幫細菌傷害自己牙齒的傻行為。

        建議:1次漱口10秒就夠。實驗發現,刷牙後當我們吐出第一口漱口水的時候,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會吐出剩餘5%中的95%。所以用牙膏刷牙後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時間保持10秒左右就好。

        錯誤7.口腔幹燥、熬夜、喝水少

        這些情況會導致齲齒高發。現在的人對著電腦的時間多,開口說話的時間少,唾液的分泌也會相應減少。唾液有平衡口腔生態的功能,晚上11點以後人們的口腔環境會開始進入幹燥期,而口腔幹燥會使細菌滋生。

        建議:多喝綠茶和清水。綠茶除了補充水分,其中含有的氟化物還能保護牙齒不被細菌侵害。

        錯誤8.用大牙刷才刷得幹淨

        每個人的牙齒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內執行任務會不夠靈活,牙刷太小,又無法完成大麵積的口腔清潔工作。

        建議:選擇一把大小合適的牙刷,牙齒頭的大小應該等於2個半到3個牙齒的寬度。

        一把牙刷的使用壽命最好不超過1個月,電動牙刷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頭因為電動牙刷的力度更溫和,而且刷毛的設計更利於牙齒清潔,所以使用的壽命可以更長。

        6種食物最傷牙

        這6種食物分別為軟飲料(可樂、果汁等)、運動飲料、酸味糖果、能量飲料、水果和醋。食物對牙齒的損害,其實就在於其中所含的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會溶解牙釉,進而導致蛀牙。

        小竅門減少傷害

        兩餐之間少吃零食;用吸管喝飲料,減少牙齒直接接觸酸性物質的幾率;飯後用清水漱口或者咀嚼無糖口香糖;在餐前或就餐過程中喝高鈣奶或者吃奶酪;進食後至少20分鍾後刷牙;用含氟牙膏。

關鍵字:刷牙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