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死亡:一顆牙齒的獨白……

作者:佚名 來源: 口腔視界 日期:17-06-26

胎兒期牙胚形成 6歲時萌出牙槽骨

 

我的主人甜甜,是個聽話的女孩。當她在媽媽肚子裏3-4個月時,我就以一個牙胚的形式存在於她的牙槽骨之中了。

 

甜甜出生時,我就開始在牙槽骨中變結實、變硬(醫學上叫“鈣化”),從牙根開始,一點點長結實。甜甜2-3歲時,我的頭頂也變硬了(醫學上叫“牙冠鈣化”)。

 

我每天都在牙槽骨下積蓄力量。終於在甜甜6歲時,我像雨後春筍般,衝破牙槽骨,萌出於口腔內。“六齡牙”的名頭由此而來。

 

使命重大 關乎生長與美觀

  

萌生後,我才發現世界如此之大。

    

剛開始,那一道白晃晃的光,閃得我睜不開眼。後來,我漸漸適應,並開始履行我的使命。

 

我的第一使命,是研磨食物。我的咬合麵麵積最大,就像口腔中一個最大的石磨,食物在我的咬合麵上,不停地磨啊磨,磨細了再送進身體內;能者多勞,我承擔的任務最重,承受的壓力也最大。

 

除了研磨食物,我還負責為其它晚萌出的恒牙弟弟們樹立標杆。這是因為,我位於整個牙弓的中部,是牙弓的主要支柱,對其它恒牙弟弟們的萌出和排列有定位作用,我們胞弟四個要保持上下牙齒的正常排列。

 

如果說,樹立標杆是讓恒牙弟弟們保持靜態的齊整,那麼,保持分工協作順暢,就要求我得維持大家動態的協調(醫學上叫“維持正確的咬合關係”)。畢竟,作為恒牙,我們的整體使命就是為主人切割、研磨食物,讓主人吸收營養、茁壯成長。

 

不僅如此,由於在動態協作中,我們的依存者——上下頜骨及麵部也在悄然發育。因此,讓主人長得美,也是我的使命之一。

 

窩溝遭漠視 齲壞步步深入

    

一想到這些使命,我就熱血沸騰,打起十二分精神,堅守崗位。遺憾的是,我也有脆弱的地方。

     

我的牙尖多,牙尖與牙尖之間的窩溝多,且又深又窄,容易藏垢納汙,容易腐爛(醫學上叫“齲病”)。這常常讓我想起,希臘神話中的那個神,他全身泡過神水而刀槍不入,隻有腳後跟那個地方沒泡,最後就因腳後跟被箭射中而死掉。

    

窩溝,就是會讓我致命的地方。更讓我不安的是,甜甜喜歡吃甜食,甜食是最招細菌的。甜甜的媽媽又不太關注她的口腔。

    

最怕的還是來了。甜甜7歲時,一次我研磨食物歇息之餘,突然發現自己身上有個小黑點(醫學上叫“淺齲”),頓時恐懼不安。甜甜的媽媽也發現了,可她看看了說,“沒事兒的,這牙遲早要換的,不用擔心!”(把我誤認為“乳牙”)

    

我一聽就懵了,我是恒牙啊,隻有一次生命,掉了就沒了!可是,我無法讓甜甜聽到我的聲音,因為這時候,她還不疼。

    

黑點繼續擴大增多,慢慢滲入我的軀體,形成了一個個小洞(醫學上叫“中齲”)。有一天,我實在是扛不下去了,讓甜甜疼了一下,她媽媽看了看,還是說沒關係,以後要換的。

    

啊,我的內心崩潰了。

    

黑點一點一點侵蝕我,終於有一天,我失去了知覺,沒法工作(醫學上叫“深齲”)。甜甜覺得更疼了,無法用我咀嚼食物,但她媽媽說,沒事的,過幾天就好了,先用另一邊咬。

 

炎症蔓延至牙根 我瞬間“老了

       

我奄奄一息,想告訴甜甜,我不行了。

    

夜裏,甜甜也被折騰得疼得死去活來(醫學上叫“急性牙髓炎”),媽媽看了說:“沒事兒,吃一顆止痛藥吧。”

    

炎症漸漸蔓延到了我的根部,我整天渾渾噩噩,渾濁不堪,終於,我從一個恒牙弟弟們的標杆,變成了它們的包袱,我的炎症漸漸蔓延到周邊,危及它們的健康。甜甜也常常突然牙疼得哭泣(醫學上叫“急性根尖周炎”)。

 

無力回天  走到生命的盡頭

 

細菌侵蝕、炎症蔓延,我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年變成了暮氣沉沉的“老年”,骨質脆弱,經不住壓力,牙冠外麵也一塊塊脫落,成了名副其實的“殘冠殘根”。甜甜媽媽看著剩下的少量牙冠,納悶地說,“咦!其它牙都換完了,這顆爛牙怎麼還沒動靜?”

 

12歲的甜甜,終於有勇氣和媽媽說“”了,哭喊著要為我上醫院找大夫。“這顆牙沒法救了,必須拔除。”醫生說完這句話時,我瞬間呆了,可又有種解脫的感覺。啊,我太累了,這下好了,再也不會痛了!

 

我的一生,短暫而渺小。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但在生命的盡頭,我想和像甜甜媽媽這樣的家長說幾句話,希望能讓我的兄弟們活得長久一些。

 

 

 

 

 

致甜甜媽媽這樣的家長

1、我是六齡牙,是恒牙,不是乳牙。

 

2、請保護我的致命點——窩溝,待我完全萌出後,及時進行“窩溝封閉”。

 

3、讓孩子少吃甜食,及時清潔口腔。

 

4、定期帶孩子到醫院做口腔檢查。

 

5、我身上出現了黑點,請帶我看大夫,齲壞程度分輕重,早發現早治療。

 

6、若實在保不住了,請遵照醫囑,把我的位置占住,因為我是口腔的支柱,沒有了支柱,家會塌的。

關鍵字:牙齒,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