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從台灣國民健康保險索賠數據中選取2000-2010年間的19206名被診斷為哮喘病的患者資料,這些患者都未有牙周疾病史。另外,從普通人群中隨機選取4名未患哮喘和牙周病的對象(n=76824),按照性別、年齡和診斷年份與每組數據進行分類匹配。
隨後,對兩組隊列進行追蹤隨訪至2011年,監測其牙周病的發病情況。使用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對牙周病調整風險比率(aHRs)進行統計評估。
結果顯示,哮喘病隊列的牙周疾病整體發病率與對照隊列相比要高出1.8倍(p<0.001)。與每年看急診平均不到1次的哮喘患者相比,3次或以上的患者罹患牙周疾病的風險更高,aHR可達到55.9(95%CI=50.6-61.7)。
每年有3次或以上因哮喘而住院的患者aHR與看3次或以上急診的患者相似(51.8)。除此之外,使用吸入性皮質類固醇療法治療哮喘的患者比不使用者罹患牙周疾病的風險更高(aHR=1.12,95%CI=1.03-1.23)。
結論:從接受調查的患者數據中發現,哮喘患者罹患牙周疾病的風險更高。而在這些患者中,需要接受吸入性皮質類固醇療法、以及更多的急診和住院治療的哮喘患者牙周疾病的發病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