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種植體支抗係統的研究與臨床應用成為種植體支抗技術的熱點。相對於其他種類的正畸支抗種植體,微種植體具有體積小、支抗效果確實、植入簡便的優點。與此同時,較高的脫落率對其在臨床的應用研究和普及推廣帶來了困難⋯。本研究通過對22例使用國產正畸微種植體作支抗進行牙齒移動的病例,共58枚微種植體的穩定性進行回顧性研究,評價了植入後早期加力與正畸微種植體穩定性的關係,並對可能影響正畸微種植體穩定性的相關因素進行了探討,以期對正畸微種植體的臨床應用有所幫助。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中邦公司國產純鈦螺釘式微種植體係統;微種植體規格:長度10mm(植入部分7mm,口內部分3mm),直徑16mm。
1.2方法
1.2.1樣本納入標準①矯治設計需要遠中移動尖牙,或前磨牙,或上頜第一磨牙的正畸患者,采用標準方絲弓矯治技術。②恒牙列,第二磨牙建立咬合關係(防止第二磨牙在萌出過程中對第一磨牙的推擠導致支抗喪失)。③X線片示:種植區骨質發育良好,牙根間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微種植體(若牙根鄰接緊密,可先移動牙齒,待牙根分開,有足夠間隙後再植入微種植體)。④無手術禁忌證,無全身性、係統性疾病,無鈦過敏史。⑤營養不良,長期腹瀉,骨改建差,吸煙、口腔衛生差且不能改善者須排除。1.2.2微種植體植入部位選擇本研究中各類牙齒移動方式(遠中移動尖牙,或前磨牙,或上頜第一磨牙)所使用微種植體的植入部位,均選擇上頜第二前磨牙與第一磨牙問頰側牙槽區,距齦緣5mm的附著齦區域。
1.2.3植入前準備例行術前檢查(血常規、乙肝五項、丙肝抗體、出凝血時間),拍攝全口曲麵斷層片及種植區根尖片,評估種植區骨質及骨量。口腔衛生差者應潔牙,術前漱口液含漱3min。
1.2.4研究過程選取符合樣本納入標準的患者22名(其中男6名,女l6名,年齡14—31歲,平均21.5歲),在牙列排齊整平,準備移動目標牙前在選定區域植入國產微種植體,先後植入微種植體58枚。按微種植體加力時間分為:早期加力組(微種植體植入2周後,給予微種植體100—150g負載)和非早期加力組(微種植體植人4—6周後,給予微種植體100—150g負載),通過鏈狀皮圈、鎳鈦推簧施力,以微種植體為支抗,按治療計劃向遠中方向移動尖牙、前磨牙、或上頜第一磨牙。對全部病例進行回訪,收集資料,分析早期加力對微種植體穩定性的影響。
1.3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4.0統計學分析軟件,早期加力組與非早期加力組的微種植體脫落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全部病例均按治療方案完成以微種植體為支抗的目標牙移動,國產微種植體能夠提供臨床所需的支抗作用。先期植入的48枚微種植體中有11枚在植入後脫落,經過3個月的恢複期重新植入10枚微種植體(1名患者未能配合),有1枚再次脫落。共植入58枚,脫落12枚,在微種植體植入後22—78d脫落(平均50.25d)。國產正畸微種植體脫落率在早期加力組為6.67%(3/45),在未早期加力組為69.23%(9/13),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4.06,P<0.005)。
3討論
3.1早期加力時間的確定正畸支抗微種植體植入後經過多久才能加力,即經過多長的愈合期,才能足以承擔正畸負載,是微種植體在正畸臨床應用的關鍵問題,許多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有學者將直徑1mm,長度4m的微種植體植入犬下頜骨壓低第三前磨牙,微種植體封閉狀態愈合6周後用鎳鈦螺簧施加150g力,作用時問12—18周,第三前磨牙平均壓低4.5mm,組織學觀察顯示:微種植體與骨發生骨整合的麵積占種植體總麵積平均25%,承擔負載的微種植體的骨整合程度與未承擔負載者相當或略高J。也有學者將直徑1mm,長度5mm的微種植體植入犬頜骨中,發現植入後3周(相當於人4—5周)微種植體即與骨組織形成足夠的骨整合上頜(33.5%±3.2%);下頜為33.9%±3%,並能承擔持續負載(200—300g),通過組織學觀察,發現當微種植體處於周圍還是以編織骨為主的愈合期時,是能夠承
擔正畸力而不發生鬆動脫落,此外,承擔負載的微種植體的骨整合程度高於未承擔負載者。有學者認為在微種植體承載正畸力負荷(25—50g)的同時,其周圍骨組織所受到的牽張可形成一種局部環境,增加了骨的形成,促進骨整合J,這與前述學者們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由上述研究我們可以作出如下總結:①如果以骨整合作為判定微種植體能否承擔
負載的標準,臨床上需要相對較長的愈合期;②對微種植體加載力量有助於骨整合的形成,進而增加微種植體的穩定性。
20世紀90年代不經表麵處理的純鈦微種植體開始用於正畸臨床,微種植體一般為螺釘狀,旋入骨組織後依靠機械力固位,盡管與周圍骨組織形成較少或不形成骨性結合,仍然可以承受一定的應力,能夠滿足正畸支抗的需要,因為不需考慮骨整合的程度對種植體承擔負載的影響,簡化了臨床程序,使微種植體的應用更為普及。對於此類微種植體,植入
後施加正畸負載前所需愈合時問的長短主要有兩類意見:一類是在微種植體植入後即時加力,有學者認為因為微種植體植入後的初始穩定性(即機械嵌合作用)完全可以承擔常規正畸負荷’。J,正畸力應即時加載。也有學者研究了螺釘式純鈦微種植體作為正畸支抗時的穩定性J,由於微種植體植入後即與牙槽骨形成機械嵌合,當力量不大於2N(約200g)
時可以即時加力。在正畸臨床,進行牙齒移動的力量一般不超過150g,因此,單純從力學角度考慮,即時加力在正畸微種植體的臨床應用中是可能的。另一種意見認為,微種植體植入時局部軟硬組織有一定損傷,應經過一個較短的愈合期再加載力量,即早期加力。有學者將直徑1.2mm,長度6—12mm的微種植體植入下頜磨牙後區及上頜結節,愈
合兩周後以其為支抗,豎直近中傾斜磨牙獲得成功,微種植體無鬆動J。也有學者將直徑1.2mm,長度10mm的微種植體與舌側矯治器聯合使用,微種植體植入後愈合兩周加力,內收前牙,微種植體穩定性良好。還有學者研究了l6名成人病例在前牙整體內收過程中微種植體的穩定性J,微種植體植人後有兩周的時間用於軟組織創麵的愈合,然後再加載正畸力,微種植體穩定性良好。上述研究證實,早期加力在臨床應用中對正畸微種植體的穩定性無不良影響,在正畸臨床是可行的。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部分微種植體植入後由於各種原因加載力量時間較晚(大於4周),脫落率較高,而以往研究未對微種植體4周以上加載力量後的穩定性進行評估。本研究考慮到微種植體植入後周圍組織將發生創傷性炎症反應,結合文獻數據,將加力時間定於術後2周,此時創傷性炎症反應消退,軟組織已愈合,患者不適感減輕,而早期加力可
促進骨整合的進行,有利於微種植體的穩定,從而為矯治提供充足的支抗,以獲得良好的矯治結果。從試驗結果看,早期加力組的脫落率明顯低於未早期加力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2微種植體植入及加力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微種植體植入後的穩定性與植入區骨密度、微種植體周圍軟組織情況、微種植體形態設計、植入方式以及加力負載等因素相關_1,因此,微種植體在何處,以何種角度植入,植入後以什麼方向,加載多大的力,使微種植體在受力條件下繼續保持穩定是微種植體臨床應用的關鍵問題。
關於微種植體植入部位,以往對牙根間骨量的三維測量研究顯示,上頜中切牙一側切牙間,側切牙一尖牙間,第一,二磨牙間不適宜植入微種植體,其餘牙根問在釉牙骨質界3mm以上部位適於微種植體植入;在下頜,切牙間及切牙一尖牙間間隙過窄,不適於微種植體植入,其餘牙根問在釉牙骨質界2mm以上部位適於微種植體植入¨引。此外,種植體植入部位應與重要解剖部位間隔2.5mm以上,為防止炎症發生,要遠離係帶在附著齦區植入種植體。
關於微種植體植人角度,Elias等研究證實:對於上頜,微種植體應與鄰牙長軸成30。一4O。角,在下頜,建議植入的角度為l0。一20。,從而避免損傷牙根,而且,成角度植入可以加大微種植體與皮質骨的接觸麵積,進而增強種微植體初始穩定性。有學者認為微種植體植入後可以立即加載50—250g的正畸力。若微種植體植入部位在上頜骨,則微種植體需垂直於骨麵以防進入上頜竇,若位於膜齦聯合處,則應與牙根間骨麵成30。一45。角。有研究·663·顯示,直徑較大的自攻型微種植體在植人時易造成骨損傷,從而影響骨改建和微種植體穩定性,因此建議植入前預備引導洞。有學者使用直徑1.2mm,長度6一l0ITI//1的微種植體係統,將種植體分別植人:①下頜磨牙後區及上頜結節,以彈力線施力50—70g豎直近中傾斜之磨牙。②植入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問頰側骨壁,種植體與骨麵成60。角,以保證種植體的植入部分位於皮質骨,增加穩定性。以200側的力量同時內收6個前牙,力線更接近上頜6個前牙的抗力中心,有利於前牙的整體內收及壓低。③植入上頜第一、二磨牙之間齶側骨麵及下頜第二磨牙遠中,作為支抗遠中移動磨牙,微種植體與牙冠長軸成30。一40。角,可避免磨牙伸長及前牙唇傾,。關於微種植體負載力量大小,早期有學者認為直徑1.2mm的微種植體可承擔450g作用力,由於多數正畸治療所需力小於300g,故微種植體可完全滿足治療需求J。也有學者研究了3種不同尺寸微種植體的穩定性,發現即時加力的力量不應大於2Nl7j。有學者指出即時加力後隨著微種植體周圍骨密度的增加,微種植體所承擔的負載可以增加並能夠承擔較小的力矩,但在植入後的前3個月應將負載保持在較低的水平J。也有學者對已發生骨整合的微種植體承擔正畸負載時的穩定性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反複對微種植體進行損傷性加載不會造成微種植體周圍骨質喪失的增加,此外,側向載荷不僅不會造成邊緣性骨吸收,而且會通過結構性適應,代償性增加微種植體周圍骨質的密度。
綜上所述,微種植體由於其直徑通常在2mm以內,體積較小,適於植入的部位較多¨,部位選擇的原則是避開重要的神經血管及解剖結構;便於加力;盡量選擇附著齦區。在遊離齦區植入微種植體易於引起機械性刺激,導致軟組織腫脹、增生,嚴重時會將微種植體完全覆蓋。微種植體應與種植區牙齒長軸呈一定角度,以增加微種植體與皮質骨的接觸麵積,提高穩定性。具體的角度應結合患者種植區皮質骨厚度、手術操作空間大小、臨床要求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對微種植體加載力量的大小根據矯治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與不使用微種植體作支抗的情況沒有明顯差異,多數情況下所加載的力量小於250g。由於微種植體抵抗剪切力的能力較差,一般來說,所加力量的方向應通過微種植體並與其垂直。
在本研究中,考慮到保持局部衛生,便於掛牽引皮鏈,及手術操作的便利,微種植體與牙長軸約成50。,平行於牙齒鄰接麵,傾斜向齦方植入。
3.3臨床意義
從結果可以看出早期加力與正畸微種植體的穩定性密切相關,這也驗證了很多正畸學家有關正畸微種植體在承載正畸力負載的同時,其周圍骨組織所受到的牽張可形成一種局部環境,增加了骨的形成,促進骨整合,有利於微種植體機械穩定性的實驗結論J。在微種植體的臨床應用中,其優良的支抗效果已被大量實驗所證實。但微種植體較高的脫落率影響其在臨床的推廣和普及應用,根據我們的臨床體會,選擇適合的種植部位和微種植體規格,嚴格遵循微種植體植入手術操作程序與要求,微種植體植入後早期加力,同時,保持種植區局部衛生和嚴格遵守正畸治療規範可明顯降低微種植體脫落率,上述結論為正畸微種植體的應用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