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宋嬌磊等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分層前還是分層後,低白蛋白都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長期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預示著死亡風險的增加。糾正低白蛋白有可能改善心衰患者的預後。
研究者表示,隨著年齡的增加,心力衰竭的發病率逐漸升高,老年人群的新發心衰率也遠高於中青年人群,老年心衰患者的預後也要比中青年差;心衰也已經成為老年人群住院的主要病因。
本研究連續入選1271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血清白蛋白水平分為白蛋白正常組、低白蛋白組。以全因死亡為主要終點,采用傾向性評分分層分析法,通過多因素COX回歸分別評價分層前後低白蛋白對長期預後的影響。所有患者平均隨訪23.9個月。
研究表明,分層之前,與白蛋白正常組相比,低白蛋白組年齡更大,心功能紐約分級、直接膽紅素、堿性磷酸酶、肌酐、腦鈉肽更高,高血壓更少,血紅蛋白、間接膽紅素、膽固醇、血鈉、入院基線射血分數更低,入院心率更快。單因素COX回歸分析顯示,低白蛋白是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長期死亡風險增加的強獨立預測因子;即使校正了傾向性評分值後,低白蛋白患者的長期死亡風險仍比白蛋白正常者顯著增加了56.1%。采用傾向性評分分層分析法後,表明低白蛋白患者的長期死亡風險要比白蛋白正常者高0.724倍。
雖然之前已有很多研究對對白蛋白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後進行了探討,但很少使用傾向性評分分層來進行研究,因此本次研究最大亮點是使用傾向性評分分層分析法來代替所有已知的混雜因素,臨床研究上非常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