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房顫抗凝: 栓塞或出血的矛盾如何解決?

作者:CMT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5-11-02

隨著中國老齡化不斷加劇,如何進行老年人的心腦保護是當前熱點話題。今年的長城會“老年人心腦保護”專場,話題聚焦降壓治療的合理目標、糖尿病合並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製、心衰治療、房顫抗凝等。

講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郭豫濤 王玉堂

與年輕患者不同,老年房顫患者的血栓事件表現為多係統、多部位的“複雜血栓”,可能表現為動脈血栓及靜脈血栓,也可以表現為多部位反複發生的血栓。此外,“複雜血栓”還表現在血栓與出血風險相互交織。老年人是血栓及出血的高危人群。資料顯示,85歲高齡老年患者約27%合並血栓傾向疾病,21%合並出血傾向疾病,8.6%同時合並血栓及出血傾向疾病。若進行抗栓治療可能導致出血風險;若不進行抗栓治療則可能再發血栓事件,使得抗栓策略的製定更為棘手。

相對於北美和歐洲,中國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不足。雖然目前在一些大城市醫院或房顫中心抗凝治療率提高,但中國平均抗凝治療率不超過20%,相當於北美20年前的水平,這一比例在老年人群中更低。其原因是存在“華法林困境”。一方麵華法林使用率低;另一方麵,即使患者使用華法林也很難維持有效抗凝治療濃度。此外,華法林抗凝相關大出血風險為0.3%~7.2%,抗凝相關出血風險呈顯著年齡依賴性。此外,華法林相關出血風險還與人種有關。亞洲人群較白種人群增4倍顱內出血風險。華法林出血風險、藥代藥動學特點及高齡老年房顫血栓自身特點是導致“華法林困境”的重要原因。

老年患者抗栓方案製定,需要平衡好血栓(CHADS2,CH2DS2-VASc評分)及出血(HAS-BLED評分)風險,盡量控製可能導致出血的因素,如控製好血壓,不使用非甾體類藥物、謹慎合用抗血小板藥物等。做到良好的華法林抗凝,質量控製十分關鍵,不僅要求單次國際化標準比值(INR)達標,更要對抗凝治療進行全程監測。此外,隨著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物進入中國市場,醫生及患者將有更多選擇,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個體化抗凝治療,使患者平衡血栓及出血風險後獲得最大程度的抗栓受益。

關鍵字:老年房顫抗凝,,栓塞,出血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