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血壓是重要的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在我國,雖然近年來高血壓防治狀況有所改善,但相對於不斷增長的患病率而言仍不容樂觀。隨著年齡增長,高血壓的人群患病率逐漸增高。6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已超過50%,並隨年齡增長患病率進一步升高。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進程在不斷加劇。因此,老年高血壓是我國麵臨的嚴峻問題。
上個月,在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其中超過四分之一為75歲以上老年患者)中比較強化降壓(收縮壓目標值<120mmHg)和標準降壓(收縮壓目標值<140mmHg)效果的SPRINT研究,因強化降壓組對預後改善效果明顯優於標準降壓組而提前終止,再次引發老年高血壓降壓目標值等問題的討論。
降壓達標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同樣重要,但要注意老年人自身特點
黨教授指出,降壓達標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及其死亡的關鍵,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也是如此。但老年高血壓患者有其自身的臨床特點,隨著年齡增加,動脈(尤其大動脈)硬化進行性發展,老年高血壓患者往往表現為以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為主。而這種收縮壓高、舒張壓正常或偏低的情況,在臨床上是比較棘手的問題。一些臨床醫生在麵對這一類患者時會因為擔心舒張壓降得過低而不敢給患者降壓治療或過度放寬降壓目標,患者也會對服用降壓藥物顧慮重重。使得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風險增加,血壓控製率降低。
此外,由於老年人大動脈硬化和血壓自身調節功能降低,使血壓經常出現波動,表現為血壓忽高忽低,且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或在進餐(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後出現餐後低血壓。上述情況進一步增加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並給老年高血壓管理帶來困難。
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仍存爭議
黨教授談到,老年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經生活方式改善後血壓仍不能達標(收縮壓>150 mmHg),要啟動降壓治療。
從2013年至今,美國、歐洲、日本、我國台灣地區等高血壓指南均進行了更新,關於老年高血壓降壓目標值有所不同。例如,2014年美國成人高血壓指南(JNC8)中,對於年齡≥60歲人群,推薦降壓目標值為<150/90 mmHg。2014年日本高血壓指南建議,≤75歲人群降壓目標值為<140/90 mmHg,>75歲人群降壓目標值為<150/90 mmHg,若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我國台灣2015年指南推薦一般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為<140/90 mmHg,對於≥80歲患者目標值為<150/90 mmHg。
那麼,我國老年高血壓患者應采用何種降壓目標值呢?黨教授指出,我國卒中高發,高血壓患者羈患卒中風險高於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中進行的比較強化降壓和常規降壓的ACCORD研究結果提示,盡管強化降壓未顯著降低其主要終點事件,但能顯著降低患者的卒中風險;且60歲以上人群包括廣泛的60-70歲,70-80歲及80歲以上的患者;且目前尚無研究評價在老年人群收縮壓在140-150mmHg之間是否需要治療來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如果不進行降壓治療,病人將暴露在更高的心血管風險中而發生心腦血管事件。因此,JNC8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值對於我國這類人群可能過於寬鬆,我國2010版高血壓指南所推薦的老年高血壓目標值更符合我國國情,而SPRINT研究亞組分析結果的公布將可能影響未來指南更新血壓目標值的推薦。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和管理應注意個體化
黨教授談到,對於老年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可小劑量起始用藥,逐漸滴定劑量,盡量使收縮壓接近目標值,而舒張壓至少在60 mmHg以上,冠心病患者舒張壓維持65 mmHg以上更好。單藥治療不能達標的患者可多藥聯合治療。
黨教授指出,老年人易患體位性低血壓,老年高血壓診治過程中應常規監測體位變化時血壓情況。有研究顯示,與血壓控製不達標患者相比,血壓控製較好者體位性低血壓發生率反而較低,因此,降壓達標有助於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發生。此外,還要注意有無誘發體位性低血壓的因素,一旦出現要及時糾正,必要時可階段性調整降壓藥物。
黨教授還強調, 80歲以上一般情況較好的老年人需要給予降壓治療,目標值為150/90 mmHg。對於80歲以上體質衰弱老年人尚無臨床研究評價是否需要進行降壓治療及合適的目標血壓。
最後,黨教授說,老年人往往合並多種危險因素及其他疾病,降壓同時尚需管理同存危險因素如降脂、降糖治療;在進行降壓藥物治療時一定要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給予相應治療。
總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須遵循個體化原則,既要積極更要謹慎進行血壓及其他危險因素的管理以降低心血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