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項研究結果證實,除肺靜脈之外,上腔靜脈、左心耳其他區域也可能是房顫發生和持續的原因。BELIEF研究旨在探討持續性房顫患者在肺靜脈的基礎上進行左心耳電隔離術,是否可以改善患者房顫的複發率。
該研究入組173例長時程持續性房顫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在標準消融的基礎上,進行左心耳經典隔離術;另一組僅進行標準消融(肺靜脈前庭隔離和非肺靜脈觸發灶消融),結果顯示,前6個月,兩組房顫複發率無顯著差異,隨訪至12個月時數據顯示,左心耳隔離術組患者無房顫複發比例顯著高於對照組(56%對28%,HR=1.92,P=0.001),且隨著時間延長差異顯著增大。最終所有患者都進行了左心耳隔離術,24個月時,兩組多次手術後的成功率分別為76%和56%(P=0.003,HR=2.24)。
應用Cox多因素回歸分析校正年齡、性別、左心房內徑等因素後,在標準消融術基礎上進行左心耳隔離術可使房顫複發率降低55%[ HR=0.45,(0.26-0.77)]。
對於行左心耳隔離術患者進行經食管超聲心動圖(TEE)結果顯示,52%患者左心耳功能受損,其中,12.5%患者出現A峰不連續現象;87.5%的患者左心耳內峰流速度減慢(<0.4 m/s)、8.3%患者以上兩種損傷狀況都有。
左心耳隔離組與對照組住院率及心衰住院率無顯著差異,但有升高趨勢。
結論:對於長時程持續房顫患者來說,左心耳經典隔離術可顯著降低其房顫複發率,且同時並未顯著增加並發症發生率,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進一步探討這一結論的病理生理基礎。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張萍教授點評指出,對於陣發性房顫患者來說,肺靜脈觸發灶占主導,非肺靜脈觸發灶占次要地位,而對於持續性房顫患者來說,其觸發因素相對複雜,肺靜脈觸發灶比例降低,非肺靜脈觸發灶比例升高,左心耳參與比例增加,還有一部分為心房基質異常。對於長時程持續性房顫患者,肺靜脈觸發灶比例顯著降低,左心耳觸發灶比例顯著升高。這一研究正是探討左心耳隔離術對於長時程持續性房顫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總的來說,這一研究的設計和結果比較客觀,應用TEE評價了進行隔離術後左心耳功能的變化,顯示了左心耳隔離術在降低卒中複發率方麵的優勢,但左心耳功能受損後是否會增加血栓栓塞的發生?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本研究中雖然並未觀察到並發症發生,但是結果顯示了左心耳隔離術後其功能的變化:峰流速度減緩、出現血栓及煙霧狀改變、A波連續性不良,這可能是未來發生並發症的基礎。因此,未來對於左心耳隔離術療效和安全性的評價還需要更長時程隨訪時間的臨床研究,甚至還應該回歸到機製性研究,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進一步的研究設計不僅需要增加隨訪時間,還需要進一步對其機製層麵的指標進行觀察,如內皮功能的破壞、對心房內分泌係統的影響等,以全麵地評估該治療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