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6歲。反複胸痛、頭暈3個月來院就診。3個月前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胸痛、頭暈,休息後好轉,此後反複發作10餘次,一般持續時間約20min。既往心電圖報告為高側壁、前間壁異常Q波。超聲心動描記術顯示左心室節段性運動異常,少量心包積液。臨床診斷:冠心病待排。運動平板試驗前心電圖(圖1)示:QRS波群在I呈qrS型,aVL呈Qr型,其Q波起始錯折、V1、V2呈QS型,V3呈qrS型;V1-V3 ST段呈上斜型抬高0.05-0.15mV,T波淺倒置及正負雙向。
選用Bruce方案,運動2min時,達到極量運動的70%(極量級運動心率為144次/min,患者訴胸悶、氣急,示波屏(圖2)顯示I、aVL、V2-V4 ST段呈上斜型抬高0.2-0.5mV,T波高聳,II、III、aVF、V6 ST段呈缺血型壓低0.2-0.4mV。提示: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征,立即終止運動。
在場醫技人員立即囑患者平臥、吸氧,通知心內科醫師,並立即送往導管室,緊急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發現左冠狀動脈前降支近段狹窄99%,第一對角支起始段及近段85%狹窄,旋支起始段70%狹窄,左主幹無明顯狹窄;右冠狀動脈全程可見彌漫性斑塊,近段70%狹窄,中段60%狹窄,後降支起始95%狹窄。與患者家屬溝通後,前降支植入支架,旋支及右冠狀動脈暫不處理,行藥物治療。臨床診斷:冠心病、超急性期心肌梗死(高側壁、前間壁、局限性前壁)、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及支架植入術後。
【討 論】
運動平板試驗的臨床應用價值包括:(1)冠狀動脈缺血性心髒病的診斷;(2)已知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嚴重程度、危險性和預後的評價;(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早期危險性的評估;(4)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其他心髒疾病或行冠狀動脈重建術患者心髒的評估。但運動前應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篩選,以免發生意外。
運動平板試驗中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屬少見而嚴重的並發症,若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患者生命。本例患者近3個月反複發作胸痛,常規心電圖顯示高側壁、前間壁異常Q波,該異常Q波很可能是由陳舊性心肌梗死所致,運動前V1-V3雖有ST段上斜型抬高伴T波淺倒置及正負雙向,但應屬正常範圍,而運動平板試驗中I、aVL、V2-V4出現ST段呈上斜型抬高達0.2-0.5mV伴T波高聳,應考慮出現了再發性心肌梗死。
所謂再發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原有心肌梗死基礎上,再次發生新的心肌梗死,它包括原心肌梗死灶延伸、毗鄰原梗死區或遠離原梗死區的部位發生新的梗死灶這3種類型。本例屬於原心肌梗死灶延伸。
原心肌梗死灶延伸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後4周內(以2周內多見),同一支血管供血區域的心肌再次發生梗死,使原梗死灶範圍或深度擴大,導致原為非穿壁性或心內膜下梗死延伸為穿壁性心肌梗死,出現Q波型心肌梗死,或者延伸至梗死區毗鄰部位使其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電圖表現為:(1)壞死性Q波增深增寬,或由q波轉為Q波或QS波,或QRS振幅降低;(2)ST段再度抬高,且ST-T呈動態演變;(3)毗鄰原梗死區的導聯亦出現ST段抬高、ST-T動態演變,可伴有異常Q波出現。
故臨床上要提高對再發性心肌梗死的警惕性,原發生過心肌梗死患者,若又出現不能緩解的胸痛或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應高度警惕再發性心肌梗死的可能,要特別注意以下心電圖改變:(1)新出現q波或Q波伴ST段抬高;(2)QRS振幅降低、切跡較多、時間增寬;(3)原有Q波增深、增寬或由q波轉為Q波、QS波;(4)原有ST-T改變突然發生改變,甚至出現偽善性“正常”圖形;(5)心電軸改變;(6)新出現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室性心律失常或V1 Ptf值增大。本例患者運動中誘發了急性心肌梗死,幸好搶救及時,患者轉危為安,以後應在運動平板試驗適應證篩選方麵吸取教訓。
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電圖室 應許青 何方田 阮愛芳
心電與循環2014年第33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