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有賴於體液中各種電解質的濃度,電解質濃度大幅度變化將影響心肌除極及複極過程。機體內的各種電解質中,以血鉀對心髒及心電圖影響最為明顯,也最為重要。雖然電解質紊亂可通過實驗室檢查確診,但有時在某些急重症患者的處理過程中,患者的心電圖有提示意義。
本刊邀請盧喜烈和丁芳在本刊撰寫文章,闡述臨床工作中如何通過心電圖發現血鉀異常患者,以及如何處理高血鉀或低血鉀的問題。
高血鉀的心電圖表現
不同的血清鉀濃度心電圖表現略有不同:
①清鉀在5.5~6.5 mmol/L時,心電圖表現為T波高聳,QT間期縮短。
②血清鉀在6.5~7.0 mmol/L時,心電圖上表現為QRS時限延長,呈現非特異性心室內傳導障礙圖形。T 波進一步增高變尖,呈帳篷狀。
③血清鉀7.0~8.0 mmol/L,心房肌受到抑製,P波振幅減小,QRS 增寬更明顯。
④血清鉀高於8.0 mmol/L 時,心房肌較心室肌對鉀更為敏感,心房肌激動已停止,雖然心房肌已被高鉀血症所抑製,但竇房結的起搏功能尚存在,此時的竇性激動經過結間束達到房室結進入心室。心電圖上P 波已經消失,但竇性QRS 波群仍規則出現,稱為竇室傳導節律。
⑤血清鉀高於10 mmol/L,心室肌普遍受到抑製,室內傳導異常緩慢,增寬的QRS 波群與T波融合而呈正弦形。
高鉀血症的處理
對於急性嚴重高鉀血症,既要對抗鉀對心肌的毒性,也要迅速降低血鉀濃度。
對抗鉀對心肌的毒性
立即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10 ml,於5~10 min 注完,如果需要,可在1~2 min 後再靜注1 次,以迅速消除室性心律不齊。因鈣的作用維持時間短,故在靜脈推注後,接著應持續靜脈滴注。可在生理鹽水500 ml 或5% 葡萄糖液中加入10% 葡萄糖酸鈣20~40 ml 靜脈滴注。
降低血鉀濃度
該項措施主要目的是將血漿與細胞外鉀暫時移入細胞內。可靜脈滴注高滲葡萄糖及胰島素,25%~50% 葡萄糖液60~100 ml,每2~3 g 葡萄糖加胰島素1 U 靜脈推注,接著靜脈滴注10% 葡萄糖液500 ml,內加胰島素15 U。
對於輕中度高鉀血症,首先要去除高鉀血症的病因,或治療引起高鉀血症的原因,停止可導致血鉀升高的藥物;采用低鉀飲食,每天攝入鉀限於50~60 mmol。陽離子交換樹脂以減少腸道鉀吸收和體內鉀的排出。
低鉀血症的心電圖表現
低鉀血症患者常出現U波振幅增大,可達0.2 mV以上,超過T波振幅,U波增高以V2~V4導聯最明顯,其對診斷低血鉀具有相對特異性;T波低平或倒置;ST段壓低≥ 0.05 mV;QTU間期延長;P波增高;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嚴重者發生心室顫動。
低鉀血症的處理
重症低鉀血症患者往往會出現心律不齊、快速心室率、嚴重心肌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等,應靜脈滴注鉀製劑,常用製劑為氯化鉀。
靜脈補鉀過程中應注意:
①尿量每天在700 ml以上,或每小時尿量為30 ml,在補鉀過程中應進行嚴密監測。
②補鉀溶液的鉀濃度一般為0.3% 的氯化鉀,每天補氯化鉀量一般為3~8 g。在腎功能良好情況下,缺鉀嚴重者每天可補鉀240 mmol。
③滴速:以緩慢靜滴為原則。補鉀速度一般不宜超過20 mmol/h(1.5 g/h)。一般每小時補氯化鉀為1 g,嚴重者可每小時補2 g。
④細胞內缺鉀恢複比較慢,在停止靜脈補鉀後,還應繼續口服鉀製劑1 周,才能使細胞內缺鉀得到完全糾正。
⑤對靜脈補鉀療效不好,低鉀血症難以完全糾正時,應檢查血鎂濃度。在缺鎂情況下,低鉀血症難以糾正,補鎂後,血鉀很快恢複正常水平。
⑥低鉀血症合並有低鈣血症時,補鉀過程中可出現手足搐搦症,此時應給予補鈣。
對於輕度低鉀患者,口服氯化鉀緩釋片即可。
來源:盧喜烈 ,丁芳. 心血管急症救治(11)電解質紊亂的常見心電圖表現及處理(續10). 中國循環雜誌, 2014, 29: 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