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經橈動脈路徑完成複雜解剖下的造影

作者:大鵬 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5-06-08

        本文來自《英國醫學雜誌》的病例報道版塊,介紹了經橈動脈徑路用於診斷複雜心髒解剖結構右位主動脈弓位的可行性。

        病例概述

        患者,男,42歲,因心衰入院,紐約心髒協會(NYHA)分級在Ⅲ至Ⅳ級。患者有法洛四聯症先心病史,於15歲接受完全矯正術治療。院內超聲心動圖及MRI檢查示左室收縮功能中度不全,嚴重主動脈反流伴主動脈根部擴張(圖1、圖2),以及中重度肺動脈瓣反流、殘餘室間隔缺損(VSD)、右位主動脈弓(圖3)。

        圖1 超聲多普勒

        圖2 MRI檢查

        圖3 MRI右位主動脈弓示意圖

        冠脈造影及治療

        雖然患者心髒解剖結構複雜,但醫生成功經橈動脈入路行動脈造影,以下為手術過程:

        術前完善敗血症預防,然後經橈動脈入路,使用5Fr診斷導管置入手術徑路。順時針旋轉同時向前推進導管,注射造影劑確定右位主動脈弓位置(圖4)。導管順利置入主動脈竇及右冠狀動脈(RCA),術中觀察到左前降支(LAD)副支起自RCA。然後使用同一支導管行左側冠脈造影,造影結果示LAD副支及微小斑塊灶(圖5、圖6)。拔鞘,使用橈動脈壓迫帶穩定血流動力學。

        造影順利,患者後續接受了人造生物瓣膜主動脈瓣移植術,及滌綸補片室間隔修複術,患者術後狀態良好,隨訪預後情況理想。

        圖4 可見導管位於右鎖骨下動脈附近

        圖5 LAD副支示意圖

        圖6 左側冠脈係統示意圖

        手術經驗要點

        1.對於法洛四聯術後患者,經橈動脈左心導管插管術比經股動脈手術徑路效果更為理想,難度更低,是一種更好的替代方案。

        2.對於存在右位主動脈弓位的患者,冠脈造影可以采用經橈動脈徑路。

        原文鏈接: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in an adult postoperative patient with tetralogyof Fallot with complex anatomy

關鍵字:橈動脈路徑,造影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