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許俊堂:有感於生命

作者:許俊堂 來源:新華網 日期:15-06-01

   作為人的修理工,一直在想人和機器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人有生命、有感情和感覺,而機器沒有,包括智能機器人也沒有。其次,人具備自我修複能力,如多數外傷都能自愈,需要的隻是適當休息和適當輔助治療,但這種自我修複能力是有限的。

   機器的任何零部件可以隨便更換,換了後整個機器會更新更好用,而人的器官可不是隨便換的,就算將來技術上能實現,但總有不能換的,換了腦子還是自己麼,這就帶來了倫理問題。人死不能複活,而機器本來就沒有生命,人死後最多就是他的某些器官組織在另一個生命得以存在延續。機器修理出了問題最多不過是物質損失,不行就報廢了,而人身上出現類似問題則是健康和生命的損失。

   迄今人類對於自身的認識還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階段,你能造出各種先進設備和武器,但給你世界上所有原料,你能給我合成個人出來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我修複也是有限的,醫療能做的還隻是有限的治愈和幫助,而且是通過機體自身的修複能力發揮作用。

   人的很多器官和功能是用進廢退的,生命在於運動,生命的活力也在運動中體現,而機器用越多磨損越厲害,大修的日子也越近。但不要忘記,有人講,人一生吃多少東西是固定的,吃越多剩餘就越少,終點也越近。

   人老了問題就來了,一個接著一個,就像這機器用了那麼多年,甚至大修了多少次,怎麼修也不如新的,甚至修無可修,很多病其實不是病,就是老了,所以住了院包括做了手術很多問題還是解決不了,還是因為老了,如果時光倒流回到20歲,這些問題都不會存在了,可是我們回不到從前,連昨天都回不去。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人們自然有是延年益壽的要求,這也是醫療試圖去解決的問題,我們看到人類壽命不斷延長,很多老年人生活得很好,也很幸福,這主要得益於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以及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許多疾病可治或者可以控製。但是病能治,而時光把我們每個人不斷帶大的同時,也最終帶至暮年,老化或衰老不可逆轉,總有哪個坎邁不過去,終於走到盡頭,走向終點。

   萬物皆循環,四季永交替,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就是新陳代謝。相對於宇宙世界,相對於大自然,我們就像一顆塵埃,一粒沙子或者就那麼一滴水。時光穿梭機將帶走一切生的物,時間長廊上舊有的一切都會被衝刷幹淨,又布滿新的生機與活力。

   每一個生物和生命又都是珍貴的,盡管他在這個世界上都不算長。流星的璀璨就在於它的短暫,在於那美麗的一抹弧線,雖然結局是一樣的,有來就有去,但不同的流星有不同的軌跡,有的可能還沒劃出美麗的弧線就隕滅了。人來自醫院,最後也從這裏離開,來和去本沒有多大差別,但過程軌跡各不相同,也有璀璨也有湮滅。

   請珍愛生命,這來去之間,請敬畏每一個存在,我們攜手並肩;不能夠永遠,也別太糾結於長短,活好當下每一天,該來的去爭取,該走了不留戀,隻求別有太多的遺憾!

關鍵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許俊堂,生命在於運動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