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圓孔未閉並發小房間隔缺損的介入治療

作者:cath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5-04-30

        何 璐、成革勝和趙洋等評價了卵圓孔未閉(PFO)並發小房間隔缺損(ASD)介入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表明,介入治療PFO並發小ASD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短期內仍有部分患者存在RLS,尤其是置入單封堵器者。論文發表於2015年第4期《心髒雜誌》。

        研究者們選取了 PFO並發小ASD患者18(男7,女11)例,其中不明原因卒中6例,偏頭痛12例, 年齡21~58(36±13)歲,均行介入治療。

        結果,18例PFO並發小ASD患者,PFO直徑2~4(2.7±0.8)mm,ASD直徑3~5(4.0±0.9)mm,10例兩孔間距離<7 mm,5例8~12 mm,3例>12 mm。15例患者置入單封堵器,3例置入雙封堵器。術前經胸超聲心動圖聲學造影(cTTE)靜息狀態均有右向左分流(RLS),Valsalva動作(VM)後大量RLS。術後18例患者靜息狀態下均無RLS,15例置入單封堵器者術後:1個月VM後均為大量RLS,3個月11例為少~中量RLS及4例為大量RLS,6個月4例為大量RLS,其餘11例無RLS。3例置入雙封堵器者術後1個月VM後為大量RLS、3個月為中量RLS,而6個月均無RLS。6例不明原因腦卒中患者複查頭顱MRI無新發梗死病灶。12例偏頭痛患者,封堵術後6個月1例無明顯改善,11例患者症狀消失或明顯減輕。HIT-6評分較術前明顯減少〔(66±10)分 vs.(42±10)分,P<0.01〕。

原文標題:卵圓孔未閉並發小房間隔缺損的介入治療

關鍵字:卵圓孔未閉,小房間隔缺損,介入治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