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革勝、張玉順和何璐等探討了卵圓孔未閉(PFO)結構特征對介入治療封堵器選擇的影響。結果表明,封堵器選擇與PFO特征有關,簡單PFO以18/25 mm PFO封堵器為主,複雜PFO以30/30 mm和25/35 mm PFO封堵器為主。相關論文發表於2014年第4期《心髒雜誌》。
研究者們回顧性分析了98例擬進行PFO封堵治療患者臨床資料,按經胸超聲心動圖(TTE)和(或)經食管超聲心動圖(TEE)檢查結果分為簡單PFO組和複雜PFO組,比較兩組患者封堵器的選擇及療效。
結果為,PFO患者98(男41,女57)例,年齡8~74(41±14)歲。92例封堵成功,6例未成功,其中導絲無法到達左房4例,肺動靜脈瘺1例,並發肺動脈高壓患者1例。手術總成功率為94%。簡單PFO組42例,複雜PFO組56例,簡單PFO以18/25 mm PFO封堵器為主,複雜PFO以30/30 mm和25/35 mm PFO封堵器為主,兩組間封堵器的選擇有顯著差異(P<0.01)。術後半年複查經胸超聲心動圖聲學造影(cTTE),完全堵閉65例(71%),Valsalva動作後有右向左分流(RLS)27例(29%),其中少量20例(22%),中量4例(4%),大量3例(3%)。大量RLS均發生在複雜PFO組應用30/30 mm和25/35 mmPFO封堵器的患者。複雜PFO組有1例新發陣發性心房纖顫。
原文標題:卵圓孔未閉結構特征對介入治療封堵器選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