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於 亮、尚福軍和鄭強蓀等觀察了腎動脈射頻消融(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對遠期高血壓以及心髒重構的影響。結果表明,RSD可以降低壓力負荷導致的血壓升高,降低了心髒的肥厚程度和心肌纖維化。 論文發表於2015年第4期《心髒雜誌》。
研究者們采用腹主動脈縮窄建立壓力負荷性高血壓兔模型,建模2個月進行RSD,術後2個月測定血壓、左室質量指數(LVMI)、心肌膠原容積分數,以及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NE)、精氨酸血管加壓素(AVP)、血管緊張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變化。
結果顯示,RSD 2個月後,高血壓+射頻組的血壓低於高血壓組(P<0.05)。與假手術組比較,高血壓組左室後壁厚度(LVPWT)、室間隔厚度(IVST)、LVMI明顯增加(P<0.05),與高血壓組比較,高血壓+射頻組上述數值明顯下降(P<0.05)。心肌膠原容積分數(CVF)在高血壓組是升高的,經消融後也得以降低(P<0.05)。高血壓組NE、AngⅡ、Ald和AVP較假手術組明顯升高(P<0.05),RSD後NE、AVP較高血壓組明顯下降(P<0.05),但Ald、AngⅡ無顯著差異。
原文標題:腎動脈射頻消融對遠期高血壓及心髒重構的影響(《心髒雜誌》[ISSN:1009-7236/CN:61-1268/R]期數: 2015年第4期 頁碼: 451-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