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2015高潤霖院士專訪:如何成為一流研究中心

作者:劉娟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日期:15-03-23

  如何成為一流研究中心

  ——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

  “心血管領域的一流研究中心應該是科研與臨床相結合的。既能產出高質量研究成果,又能通過轉化醫學盡快投入到臨床使用,提高臨床醫療水平,為心血管病的診療和預防工作做出貢獻,同時培養出高水平人才。

  高潤霖院士指出,論文質量是衡量研究中心水平的標準之一,一流研究中心還要求具備一定規模。除此之外,成為一流研究中心的其他要素包括臨床-科研複合型人才、加強轉化醫學研究、數字化管理、推動醫療改革,其中人才是第一要素。應用基礎研究的選題多來自臨床,產出研究成果後要通過轉化醫學途徑進入臨床應用,從而提高臨床醫療水平,同時培養出人才。目前多數醫院都實行數字化管理,但多是為了行政管理需要。數字化管理很重要的一方麵是建立完善的數據庫,這對臨床研究意義重大。

  高院士說,從阜外醫院的發展來看,醫院的基礎研究在不斷進步,尤其是近幾年發展迅速,但與臨床工作相比還是相對薄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建立後,對阜外醫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支持,醫院科研條件目前已明顯改善,有利於引進國內外人才把科研工作做得更好。前麵提到,醫院要有一定規模才能做出高質量研究。阜外醫院每年實施心髒外科手術≥1萬例,2014年實施冠心病介入手術≥1.2萬例,積累了龐大的數據庫,每年根據本院數據庫能總結出的經驗對學界甚至國家都是有指導意義的。目前楊躍進副院長正在主持急性心肌梗死注冊項目,數據庫建成後將會為國家心血管政策製定提供依據。

  高院士認為,對醫生個人來講,無論在哪一級醫院工作,都應該適當做一些研究工作。基層醫院醫生至少可以做回顧性病例分析,通過病例來總結經驗,對自身和同行都是有幫助的。高年資醫生應該爭取做一些前瞻性研究和基礎研究。在研究型醫院如阜外醫院,應該致力於培養醫生科學家(physician scientist),使臨床與科研緊密結合。這是大醫院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既需要基礎研究創造新的理論和思路,又需要真正把臨床和基礎結合起來、能夠很塊轉化為臨床應用的physician scientist。作為一名醫生,掌握一些研究技術和思路本身就可以提高臨床診療水平,科研和臨床不是對立的。高院士特別強調,並非隻有大醫院裏的教授才能做科研,每個臨床醫生都應該有科研意識。

  高院士最後說,CIT臨床研究專題研討峰會今年是第七屆,從一開始的幾百人參加,到現在大會場爆滿,足以看出心血管醫生對這個專場的歡迎。研討會成立的初衷是讓醫生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前兩屆研討會的主要講題是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主要涉及倫理原則、道德原則、科研設計和實施原則和統計學基本要求等。近幾年講題已經從臨床基本原則不斷深入到案例剖析,通過專家點評對國際上已公布的大型臨床試驗進行解讀,討論試驗設計的優缺點,逐步提高臨床醫生研究設計和實施水平。

CIT2015專題報道!

關鍵字:CIT2015,高潤霖院士,一流研究中心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